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姜鵬)堅持科教興企,人才強企,此刻在比亞迪身上有力融合在一起。12月30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舉行了30億教育慈善基金啟動儀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與來自全國的35所高校代表及28所科技館、博物館代表共同啟動比亞迪30億教育慈善基金捐贈。

王傳福表示,如果沒有科教興國戰略,就不會有比亞迪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今天,比亞迪感恩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感恩各大高校培養卓越人才。

事實上,堅持技術創新實現產業突破,是比亞迪一直以來的勇敢與堅持,從2001年著手研究新能源車的路線與技術,到闖入無人之境開啟插電混動技術的研發,從2008年搭載了第一代DM技術F3DM在西安下線 ,到2013年第二代DM技術將百公里加速提升到4.9秒;從2021年第四代DM技術橫空出世,再到2024帶來第五代DM技術,實現百公里虧電油耗僅為2.9L。

敢為,堅持,創新和突破,以技術立身的比亞迪迅速贏得市場選票,推動插電混動在行業普及,并成為全球規模前十、新能源銷量第一的車企。

敢于創新,比亞迪從未止步。2024年12月24日起,比亞迪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通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標志著比亞迪“天神之眼”高階智駕能力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智能化領域,比亞迪開始新的突破。這一系列開創性的技術成果,一方面源于對技術創新的長期堅持與投入,截至2024年3季度,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超1600億;另一方面得益于在科學領域的深耕與布局。在基礎科學領域,早在1997年,比亞迪前瞻性地成立了中央研究部,專注于基礎科學研究。

如今,市場總是被比亞迪綻放的光彩和迷人的數字所艷羨,但卻忽視了這一路的艱辛,在王傳福記憶里,2019年由于外部補貼政策的退坡,遭遇嚴峻市場沖擊,經歷至暗時刻,但比亞迪勇敢選擇繼續技術創新,最終迎來第四代DM爆發。

敢,是比亞迪30年發展總結,而為什么敢?也許除了科教興企戰略的堅定,更是有強大團隊背后支持。

要知道,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并不是一朝一夕,要耐得住寂寞,經歷時間錘煉,更需要組建團隊作戰才有可能。

這就是比亞迪發展中另一個堅持,認定人才是第一動力,對于應屆生的使用上同樣敢為。

比亞迪敢用應屆生、重用應屆生、培養應屆生。從1997年至今,28年以來,比亞迪從未中斷應屆大學生招聘。近兩三年,比亞迪招收應屆大學生數量超過5萬,今年的碩士博士占比接近70%,研發人才占比接近80%。比亞迪通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的“教育接力”,往小了看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往大了考慮則是為國家培養高精尖技術人才貢獻了力量。

“針對應屆大學生有一套完整的培養體系。”王傳福透露,首先在從事研發和項目工作上給他們創造充分的施展空間,放手做,培養上將理論、案例、實戰相結合,給每個應屆大學生分配導師,用優秀培養優秀,讓成功復制成功,“這套培養體系是從學校到社會的‘教育接力’,讓他們從一個校門,走進另一個校門持續成長。”

目前,比亞迪超過一半的高管和技術骨干從應屆生培養而來,包括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何志奇、王朝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路天、方程豹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熊甜波、品牌即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等逐漸成長為中流砥柱,并有了一個特別稱謂:愛迪生,而目前比亞迪已經擁有數量龐大的近11萬工程師,耕耘出一片茂密的人才森林。

這形成比亞迪特有的工程師文化,有了魂。“工程師之魂就是比亞迪之魂。即便我們所有財產,包括廠房、專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師還在,就隨時可以東山再起。”王傳福深知,如果沒有頂尖人才,技術創新就是無源之水。

為了能夠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比亞迪強化人才梯隊建設,2017年,比亞迪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開啟博士后人才培養,將“教育接力”推進新篇章。

近7年內,比亞迪逐步形成了深圳、重慶、西安“三站四基地”的博士后培養格局,聯合全國15所一流院校、35個一級學科,邀請包括3名院士、10多名長江學者在內的超1000名一流導師,累計培養了將近1600名博士后。目前比亞迪博士后在站人數近1400人,在站規模全國第一,出站留存率高達100%。

同時,比亞迪也強化外部成品人才招聘,包括廉玉波、艾格等高管先后加入。這為比亞迪攀登新能源技術高峰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儲備,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能做到一棒接著一棒干,才讓技術創新與突破源源不斷增加——每個工作日都能獲得19項專利授權。

對待人才方面,比亞迪亦有它的溫情,比如為年輕員工提供研發公寓,為結婚成家的員工修建福利小區“亞迪村”,員工只需極低成本價就可購買;在員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比亞迪出資建設了一所九年一貫制的“亞迪學校”,委托深圳中學管理,后者是深圳教育質量最好的初中之一,曾經創下5年3狀元的奇跡。

可以說,“敢”底氣就是技術創新,支撐就是人才,這是比亞迪發展的根,只有根越粗壯,往下扎得越深,樹才會越茂盛。

編輯:袁帥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