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 (記者 雷妍)合理的飲食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對于肥胖、超重者來說,在營養攝入方面,有哪些科學的飲食建議可以更好地管理體重?在1月3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給出建議。

于康認為,在營養攝入方面,以下幾點必須要嚴格管理。

第一,要嚴把能量攝入關。防治肥胖,要減少能量攝入,特別是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比如糖油混合物。還要避免一些高能量密度的烹調或食物調配的方法,比如咖啡加入糖、奶精等后,它的能量密度就明顯增高,進而可能造成總能量攝入超標。

第二,增加可以增加飽腹感、能量相對偏低的食物。于康舉例說:“比如,增加綠色蔬菜或者深色蔬菜,它的能量密度比較低,但同時飽腹感比較強,有利于我們控制總熱量的攝入。”當然,于康提示,包括像粗糧這些全谷類的食物、大豆及其制品等,都是保持體重時較好的選擇。

第三,單純肥胖且愛吃主食的人,建議逐步減少主食攝入量。“這要循序漸進。”于康介紹,一般每周減少半兩主食比較適宜。一日三餐中,建議以早餐、午餐作為主食的主要來源,而晚餐盡量減少主食。晚餐可以選擇蛋白質較高、脂肪較低的食物,如清蒸魚、白豆腐等,還可以增加一些綠色或深色蔬菜。

于康提示,除了以上幾點,還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四避免一調整”。

所謂“四避免”,一是避免進食過快。于康提示:“希望每餐都超過20分鐘,細嚼慢咽,因為太快的飲食,往往在短時間內會攝入大量能量或者食物,造成能量超標。”二是避免進食過飽,要培養每餐七分飽、八分飽的習慣。三是避免進食過晚。進食過晚會擾亂身體的生物節律,造成發胖的風險增高。四是避免零食過多或者隨意進食。于康表示,研究發現,現在人們通過零食或三餐之外隨意進食攝入的能量,甚至不少于三餐正餐的能量攝入。

“一調整”就是嘗試調整進餐順序,把一些相對能量低、飽腹感強的食物放在一餐前面吃,而把能量高的食物放后吃。比如,先喝點清湯、吃點蔬菜豆腐,再吃主食,有助于減少總體食物和能量攝入。

于康最后強調,飲食健康,保持清淡的口味很重要。“重口味特別是過咸的食物可以刺激食欲,還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編輯:郭彥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