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大漠戈壁,優美西域風光,涌動著深厚而堅固的“皖疆情”。去年以來,省援疆指揮部錨定“皮山所需”、發揮“安徽所能”,構建以外力促內力、以“輸血”助“造血”的產業援疆新格局,有效助力了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作為農業大縣,因地處邊陲,物流運輸困難、產業鏈條延伸不足、市場經濟不活躍,農林業綜合效益未能很好發揮,急需引進農業產業化全鏈條現代管理企業,把光熱、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轉化為價值優勢。聚焦皮山縣的實際情況,省援疆指揮部積極引進皖企開展對口合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我現在是小組長,每月工資3500元,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家里。”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藏桂鄉的徽岳記瓜蔞種植基地,42歲的農民奧斯曼·穆薩信心滿滿地說。

瓜蔞,這種原產長江流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渾身是寶——果實、果皮、果仁(籽)及根莖均為優質中藥材,其中瓜蔞籽更是廣受歡迎的養生零食。

作為我省重點產業援疆項目,徽岳記新疆瓜蔞產業項目自2023年3月落地皮山縣藏桂鄉英吾斯塘村以來,已帶動當地2000余名群眾就業。“我們計劃總投資15億元,分三期建設10萬畝瓜蔞種植基地。”企業負責人李廣來介紹,項目涵蓋炒貨加工、釀酒生產、中藥飲片及有機肥制造等全產業鏈。目前已完成4.6萬余畝標準化種植基地流轉,建成900余畝廠區,配置生產設備1035臺(套),累計投資近3億元。三期項目達產后,年總產值不低于20億元,可帶動1.1萬人穩定就業。

“項目首期的成功,堅定了企業方繼續擴大規模的信心,也堅定了我們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將藏桂鄉打造為瓜蔞小鎮、將皮山縣打造成全國瓜蔞主產區的決心。”省援疆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徽岳記不僅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就業崗位,還通過土地流轉、訂單收購等方式保障收益,形成鄉村振興長效機制。

徽岳記新疆瓜蔞產業項目建立了“主管—小組長—普員”三級管理制度,加強普通話學習和技能培訓,實行階梯工資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工人積極性,加快了農民到農業產業工人的轉變,逐步為本地培養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當地的農機租賃、物流運輸、包裝材料等相關產業也因項目需求而得到了活躍發展。就業機會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當地員工收入穩定提高,也為皮山縣藏桂鄉餐飲、超市、服裝等店鋪帶來“客源”,繁榮了當地的消費,為當地經濟注入實打實的發展活力。(記者 王弘毅)

編輯:徐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