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西縣豐樂鎮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著力構建起一支結構合理、專業多元、活力充盈的治理人才隊伍。從村“兩委”到駐村工作隊,從網格員到返鄉創業“新農人”,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的鄉村治理生力軍正在蓬勃生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知識講座活動(錢慧供圖)
結構優化,治理隊伍煥發新氣象。村“兩委”班子強健。通過嚴格的選拔程序和晉升機制,一批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人才充實到村 “兩委” 中。當前村“兩委”平均年齡38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72%,隊伍活力顯著提升,為鄉村善治奠定堅實基礎。網格力量整合。全鎮23個村(社區)細分為382個網格,配備932名網格員。發揮老黨員、退休干部、村民組長等群體人熟地熟事熟優勢,將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安全生產等網格融合,實現“多網合一”。人才歸巢反哺。豐樂鎮積極搭建平臺,吸引大學畢業生、致富能手、退伍軍人等群體回鄉就業創業。這批“新農人”在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領域嶄露頭角,成為驅動鄉村發展的先鋒力量。
精準滴灌,治理能力淬煉新高度。聚焦鄉村治理新形勢新要求,精心設計“理論+實務”培訓矩陣。針對村“兩委”,重點提升基層黨建、集體經濟、應急處突等引領發展、駕馭全局的核心能力。針對網格員、后備干部等骨干力量,進行網格化服務管理、民生服務、矛盾糾紛化解等專題培訓,強化服務群眾、執行落地的“最后一米”能力。開展“五提升、五保障”村(社區)亮點觀摩活動,組織基層治理相關業務科室、分工村干部、村書記、人才代表等參加,通過“實地觀摩+聆聽講解+交流探討”的模式,互相學習經驗,開拓視野。嚴管厚愛,激發動能。創新實施“四績聯動”考核管理模式,將基層治理工作納入考評體系,明確“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有效激發了比學趕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多元協同,治理效能實現新躍升。在鄉村治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大背景下,積極推進“鄉村治理+集體經濟發展”,將寶貴的人才優勢轉化為振興動能。頭雁領航,書記領辦項目解難題。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動認領、帶頭攻堅本村治理中的難點,通過項目化運作、清單化管理、責任化落實,確保書記親自抓、全程管,有效解決了一批治理頑疾。駐村賦能,資源鏈接拓寬致富路。趙橋村駐村工作隊精準發力,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著力點,發展訂單農業,有力推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歸雁興鄉,能人帶動激活新產業。2021年,身為公司經理的徐中洋看準家鄉豐富的荷塘資源和發展潛力,毅然返鄉創業,帶領村民深耕“荷產業”。四年來,通過延伸產業鏈條,開發藕脆、藕汁、荷花風味啤酒等特色產品,打造集觀光、游玩、研學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線路,已成為豐樂鄉村振興的一張靚麗名片。(錢慧)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