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德市主動作為,以區域聯動、基層減負、暖新聚力為三大抓手,在推動長三角“一地六縣”深度合作、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團結引領新就業群體融入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毗鄰地區協同發展和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鑒。
區域聯動,為協同發展樹立標桿。立足區位優勢,探索毗鄰地區社會工作協同共治新路徑。機制奠基,共畫合作藍圖。率先倡議并成功舉辦長三角“一地六縣”社會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推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聚焦“地域相鄰、稟賦互補”特點,以聯席會議為平臺,統籌制定年度合作清單,簽訂涵蓋黨建聯建、交通、開發園區、志愿服務等多領域合作協議,為常態化合作提供堅實制度保障。治理融通,共解毗鄰課題。深化“毗鄰黨建”引領,構建多元共治格局。如廣德與宜興太華、長興煤山三鎮整合司法矛調、派出所、綜治等力量,成立條線工作組,聯合處置跨界環境糾紛等難題。廣德東亭鄉與安吉鄣吳鎮實現信息實時共享、案件快速處置,高效解決邊界案件。同時,還通過互派“領頭雁”掛職、組建鄉鎮合作聯盟、開通省際公交等務實舉措,推動區域互融。成果共享,共惠區域民生。簽訂一地六縣“跨省通辦”合作協議,建立“全程網辦”等事項運行模式,52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常態運行“一地六縣”區域高頻通辦事項20個,拓展建設政務服務虛擬窗口。聚焦省際邊界,鎮村間開通10條省際毗鄰公交線路。
減負增效,為基層治理強基賦能。堅持減負與增效并舉,為基層治理注入更強動力。靶向清障,卸下負擔枷鎖。論證清理不應出具證明事項26條,并依據《村(社區)公共服務事項準入制度》嚴格事項準入。開展違規抽借調人員清理工作,推動32人回到社區工作,2024年底實現城市社區每萬常住人口配備社區工作者18.5人。出臺《廣德市城市網格工作管理辦法》,明確網格員服務群眾10項重點工作。全面保障,夯實履職基礎。每年撥付村級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1057萬元。出臺村(社區)干部待遇保障辦法,安排857萬元保障專兼職網格員待遇。面向優秀村級“兩委”干部招錄、選聘公務員、事業編制24人,將考核優秀的網格員優先作為“兩委”后備人選。近3年安排7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到江浙地區跟班掛職。智慧賦能,提升服務水平。依托線上平臺實時掌握網格信息收集和事項辦理進程,要求網格員70%以上工作時間下沉網格,鼓勵網格員將辦公場所設在網格中。以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率,投入運營首個無人智能驛站,構建“15分鐘生活圈”智能節點。
暖“新”聚力,為雙向奔赴搭建平臺。將新就業群體緊密團結在黨旗下,變“治理對象”為“治理力量”。政治引領,延伸紅色觸角。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教育,組織新興領域黨組織負責人及管理層開展廉潔合規培訓,將八項規定精神與企業治理、風險防控相結合,強化依法經營意識。創新組織設置形式,組建大貨車司機流動黨員黨支部7個,網約車、快遞、外賣行業黨支部4個,實現黨的工作有效覆蓋。聯合主管部門動態更新信息庫,精準掌握全市2000余名新就業群體底數。升級服務,構建關愛生態。設立50萬元“關愛幫扶項目基金”,建立梯度救助標準幫扶困難群體。在外賣騎手相對集中的升平街發動20家黨員商戶參與“暖‘新’商家”建設,提供免費充氣、打造“騎手友好街區”等20余處“友好場景”。開設家屬公益課堂、子女托管等服務,受益千余人。創新路徑,激發治理動能。選聘100名新就業群體擔任兼職網格員、城市宣傳員等“五大員”。組織愛心商家聯盟和騎手志愿者為孤寡老人、困難家庭配送“暖心包”830份,惠及1450人。引導騎手、小哥到社區報到,共過組織生活,參加學習教育,通過參加屬地違規典型案例剖析等,以案釋紀釋法,引導新業態從業人員知敬畏、守底線,自覺抵制不正之風。(錢雨辰)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