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亳州8月12日消息(記者 劉暢司晨)8月12日,記者從亳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第41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將于9月1日至10月8日在亳舉行,9月9日舉行開幕式。與往屆相比,今年的藥博會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亮點?記者為您梳理。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劉暢司晨 攝)
亮點一:
對中醫藥“標準化”體系再“升級”
本次大會以“中醫藥,讓人類更健康”為主題,共安排了20項活動,其中包括13項主題活動和7項延伸活動,涉及文化、經貿、學術、旅游等四大板塊。
與往屆相比,今年的藥博會更加突出標準化提質,聚焦促進市場規范化管理,對現有中醫藥“標準化”體系進行再“升級”。大會上,將聯合中國中藥協會首次發布《中藥材相關國家團體標準》,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共同發布《中藥材商貿流通領域標準化亳州倡議》,強化行業引領。
同時,更強調產業化發展。2025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設立三大展區,包括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展區、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展區和亳州市體育館展區,將聚焦中醫藥、制藥器械、大黃山康養產業、花草茶藥食同源產品、大健康農特產品等,全方位展示產業成果。
“圍繞推動產業融合共進,將舉辦‘投資亳州行’2025年亳州市投資環境說明會,力爭藥博會期間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和金額雙突破。”亳州市副市長薛冰表示。
亮點二:
AI“登臺唱戲”,數智化賦能中醫藥
本屆藥博會將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會上,將重磅上線“亳州藥材網”數智交易平臺,并發布亳州2025年度“人工智能+中醫藥”場景機會清單。
同時,以“智匯AI·賦能中醫藥—推動傳統醫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為主題,開展“AI中藥產業政策與標準建設”交流活動。此外,通過舉辦2025亳州第二屆道地藥材智慧交易合作會議、安徽“雙創匯”暨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融合點”行動安徽活動(亳州站)等,積極引入前沿科技資源,探索中醫藥與人工智能融合路徑。
錨定“世界中醫藥之都、全國中醫藥產業高地、中醫藥進入國際市場的橋頭堡”建設目標,本屆藥博會還將牽手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舉辦第三屆中國(亳州)—RCEP中醫藥行業合作會議,邀請韓國、越南、澳大利亞等國政府官員、商務參贊及行業商協會、知名藥企負責人參會,深化國際貿易交流與合作,積極搭建“亳藥出海”平臺,推動國際化轉型。
亮點三:
豐富文旅活動“打開”亳州游玩新模式
來亳州參加藥博會的同時,大家還可以賞人文、祭神醫、逛藥市、吃藥膳、品花茶。
“大會期間,我們還精心策劃了豐富的文旅活動。”薛冰介紹,藥博會期間,亳州將舉辦紀念華佗誕辰1898周年祭祀、2025亳州養生金秋健康游、中醫藥文化養生集市、大健康電商直播等活動。
同時,亳州各大景區演藝活動持續開展,華佗百草園《一代神醫》劇目全新上線,花戲樓《天下亳商》講述藥商故事,曹操地下運兵道《老曹的運兵道》《消失的曹操》《魏王的宴》幾場精彩的微演藝將帶領游客“打開”亳州游玩的新模式。此外,還將舉辦全國藥膳大賽和國際健身氣功五禽戲交流大賽等品牌活動,吸引全球游客在世界中醫藥之都—亳州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
2024年亳州中醫藥產業規模同比增長11.9%
亳州素有“中華藥都”的美譽。作為“華佗故里”,亳州中醫藥文明綿延1800余年,產業鏈條覆蓋繁育、種植、加工、科研、貿易等環節。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亳州中醫藥產業規模達2102.6億元,同比增長11.9%。中藥材交易額占全國半壁江山,“買全球、賣全球”格局已然形成,成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截至目前,亳州已連續成功舉辦40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和19屆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
如今,亳州藥博會已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中醫藥貿易、文化交流與學術合作平臺,是亳州市招商引資、對外交往的重要載體,更是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關鍵橋梁,助力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中醫藥走向國際市場的“橋頭堡”。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