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5月1日,“山水興壽,五一漫游”興壽文化生活節在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啟動。5月1日至5日,上、下苑村和辛莊村兩大“漫游生活”陣地,“藝術村咖日”與“落日微醺集”兩大活動主題,N多好吃好喝好玩、好聽好買好放松的“青梅鄉創計劃”“文化生活市集”目不暇接。
啟動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本次興壽文化生活節匯集啟動儀式、青梅鄉創計劃、藝術咖啡市集、煙火美食市集、非遺雅集、落日音樂會、鄉村音樂會、咖啡拉花大賽、藝術開放日、繪本劇、藝術村尋寶、彩虹枕頭大戰、昌金路騎行解密活動、開心小報童“舊書新知”讀報活動&公益賣報、非遺扎染體驗等多種活動,更有打卡集章贏代金券活動。
鄉村振興“興壽模式”
啟動儀式上,發布“夏消暑·興壽行”系列精品旅游線路以及“籽籽同心”興壽民族團結騎行路線,旨在打造品質化鄉村旅游品牌,帶動興壽鎮鄉村旅游產業整體發展,吸引城市客群,聚集鄉村人氣,促使興壽鎮農文旅相互賦能,促進鄉村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
現場,興壽鎮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首次推出“青梅鄉創計劃”。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藝術資源下沉、鄉村美育提質、藝術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化合作,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振興“興壽模式”。與此同時,興壽鎮人民政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生頒發美育鎮長、美育村長聘書,共建校地融合發展創新模式。
村民游客扎堆“趕市集”
上、下苑村的“村咖日市集”讓人率先感受到“五一”假期的“忙碌”氣氛。三大市集區域——咖啡攤主區、非遺好物·國潮煥新區、舊書新知靈感區,圍滿了慕名而來的游客和村民。為了喝到“興壽限定特調”咖啡,不少人排起了長龍。咖啡攤位、咖啡拉花大賽、親子手沖課堂,更是成為“咖啡星人”的集散地。
現場不僅有香氣四溢的咖啡,還有N場豐富的互動活動。從指尖的咖啡拉花到山谷的騎行軌跡,從非遺傳承的體溫到書本傳遞的溫暖,每個攤位都是故事起點。從繪聲繪色的繪本劇到妙趣橫生的親子游戲,從敞開大門的駐村藝術家展覽到蟲鳴合奏的鄉村音樂會,每場活動皆是記憶錨點。
辛莊的“落日微醺集”人氣爆棚,煙火美食市集匯集披薩、臺灣小吃、有機素食饅頭、精釀啤酒、云南米線等來自五湖四海的美食,游客穿梭在攤位中探尋驚喜,共享舌尖上的狂歡盛宴。
不止美食,辛莊的非遺雅集精彩連連,舞龍表演、柔術空竹、蹬桌、轉花碟、變臉、口吐七彩、高車踢碗、相聲表演、美猴王模仿秀等非遺演出贏得陣陣掌聲。落日音樂會首日的薩克斯爵士樂表演將現場的氣氛拉滿,后續還有民謠詩歌、電子煙火派對、80后音樂主題之夜、中式民族風等主題音樂秀。
為了持續吸引城區新客流,釋放鄉村振興新活力,本屆鄉村生活節系列活動期間,上、下苑村和辛莊村推出代金券,市民完成指定打卡任務后可領取代金券。在指定商戶范圍內無消費門檻兌換代金券,每天限量發放1000張。
青梅鄉創助發展 村咖藝術共創 煙火IP提振消費
“五一”假期期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興壽鎮推出“青梅鄉創計劃”,帶來了青梅鄉創沙龍、青梅鄉創市集、青梅鄉創展覽、青梅鄉創課堂等一系列鄉村美育實踐活動。“青梅鄉創計劃”秉持清華美院“為生活而藝術,為民生而設計”的理念,旨在鼓勵高校青年力量通過藝術介入喚醒鄉村內生動力,構建“高校藝術資源—鄉村在地文化—社會創新需求”三位一體的價值轉化樞紐,為藝術生、設計師、手藝人、新農人、原鄉人的共生共融、為藝術鄉建的創新路徑提供試驗場。未來,該計劃將持續助力興壽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鄉村文化業態、營造可持續的鄉村美學生態。
本次興壽文化生活節邀請眾多興壽鎮的村民和“辛莊創客”進行藝術共創。辛莊市集煙火氣IP成功的背后離不開“辛莊創客聯盟”的支持。“辛莊創客聯盟”以政府引導為背景、聯盟推動為紐帶、產業發展為抓手,將“人才聚、產業興”的發展路徑落到實處,緊緊握住“創客人才”這一辛莊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不放。
在昌平團區委志愿服務聯合會、昌平小伙伴志愿服務隊的支持下,活動組織230余名來自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化工大學三所高校的志愿者以及包括全國勞動模范王月鵬在內的社會人士志愿者在活動進出口為游客指引路線、解答旅游咨詢。“藍馬甲”以熱情的微笑、周到的服務為廣大游客提供充實豐富的旅游體驗,讓鄉村更美更有溫度。
近年來,興壽鎮將鄉村旅游、文化產業、鄉村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產業來打造,以一鎮一IP為目標,以“草莓+文創+旅游+教育+康養”為主導產業,繪就“莓好產業、全域共富、城鄉和美”的新畫卷,彰顯首都鄉村新景象。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