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7月11日,北京市豐臺區和義街道正式啟動“學子回家·創智和義”人才計劃,該計劃以“聚人才、助成長、優服務、促發展”為主線,將青年需求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深化校地合作、科技賦能與產業創新,打造聚才引才“強磁場”,構筑近悅遠來“溫馨港”。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活動現場,豐臺區“數智合成生物基地”揭牌。該基地作為豐臺區“一園八基地”之一,以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園作為主要載體,依托豐臺區未來發展特色產業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推動“合成生物+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創新和產業創新。北京工商大學與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豐臺區“數智合成生物基地”,積極開展項目合作、技術委托以及社會服務等工作,建立在科技創新、學術交流、成果共享、科學普及等方面的互動和保障機制。
“未來,我們將依托各自優勢,加速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強化項目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等實效,構建長期穩定、全面高效的戰略伙伴關系。我們也支持北京工商大學的教師和學生以各種形式,參與區街兩級的‘學子回家’就業創業活動!北本┕ど檀髮W黨委常委、副校長鄧祥征表示。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活動現場,和義街道依托清華大學“初心服務站”平臺,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啟動“學子回家·與美同行”豐彩城市藝術季合作項目。該項目旨在搭建校地聯動、多元共建的城市藝術實踐平臺,在文化脈絡梳理、公共空間藝術化改造等方面注入高校專業力量,助力南中軸地區高質量發展,與清華大學美術美院共同描繪基層治理的靚麗“豐”景,打造具有和義特色的城市美學新標桿。
“在和義,學生們真切感受到‘回家’般的溫暖。未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進一步推動校地合作成果轉化,促進城市面貌的‘微更新’,美化生活環境,提升地方人文品質,讓學術智慧與基層實踐同頻共振!鼻迦A大學華美術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組組長丁葒說道。
近年來,和義街道通過“學子回家”行動與“創智和義”人才計劃,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等高校建立共建關系,吸引學生實踐達660余人次,培養60名地區青年人才,邀請43位專家學者組建“導師智庫”,開設23節“創智和義講堂”精品課程,組織12次外出學習調研,發放110余張人才服務卡,解決企業、人才各類發展訴求百余項,將人才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和義街道的人才工作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必S臺區委副書記蔣達峰表示,“希望和義街道緊抓南中軸地區發展重大機遇,以‘服務+實踐+產業’為關鍵抓手,深化校地企協同,加速將人才的‘關鍵變量’轉化為產業躍升與區域發展的‘最大增量’,讓‘學子回家’成為豐臺引才聚智的金字招牌,讓‘創智和義’崛起為南中軸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