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4月18日,北京市延慶區農業科技成果發布及供需對接會在中關村延慶園舉行。會上發布2025年《北京市科協(延慶)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站科技成果匯編》,共收錄農業科技成果223項,其中包含糧食作物、蔬菜、林果等113個新品種,優質高效生產、設施裝備、綠色農業等34項新技術,信息產品及裝備、綠控產品、功能性產品等76個新產品。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韓冰 攝)

活動現場成立延慶區科技農服聯盟,以更好地整合資源、協同創新和優化服務,達到加速推動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目的。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聯盟由區農業農村局、區科協、北京綠富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并邀請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園藝產業促進分會等單位加入,首批發展成員19名。

加入聯盟的浙江長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強表示,“首都科技農服聯盟對企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加入聯盟后,聯盟成員單位可以利用好各方的資源,做好資源整合。同時也能夠一起協同創新,共同助力破解延慶區的小農經濟轉型的難題,最終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延慶作為京郊農業大區,按照“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要求,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會后,區內多家參會企業、合作社代表與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園藝產業促進分會、北京農學會、北京土壤學會、北京作物學會、北京農業信息化學會、北京食用菌協會、北京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北京氣象學會、北京農藥學會等科研院所、學會、協會專家,簽署46份供需對接意向單,不斷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延慶區落地示范推廣。

“此次對接會的召開,就是搭建合作共贏的平臺,讓‘需求’與‘供給’精準對接,實現資源的整合、智慧的碰撞,讓田間地頭的辛苦耕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讓每一份農業需求都能找到最優質的供給。”延慶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姚志勇表示,“我們將結合延慶實際,持續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延慶區落地、示范、推廣,爭取一年干得比一年好,實現科技強農的目的。”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