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5月8日,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科博會”)在京開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展區以“亦莊新勢力 科技新引擎”主題,展示了其在前沿科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建設成果。20余家亦莊企業攜60余件(套)展品參展,多項國際國內“首創”產品亮相。
“天工LITE”機器人與觀眾握手(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步入展區,“天工LITE”通用機器人平臺正穩健繞場行走,其開源開放、兼容擴展的特性,為科研與企業二次開發提供廣闊空間。北京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S1,憑借行業首創的語義VSLAM導航與感控一體運動框架,化身“物流專家”,在過道中靈活搬運箱子,彰顯工業場景應用潛力。
智能汽車與航天領域亦成果豐碩。北京云馳未來首發的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DSSAD),為L3級以上自動駕駛車輛裝上“安全衛士”;超云數字技術集團的全自研AI大模型一體機,實現多場景高效適配;北京零重空間的MD800L型智能衛星數據一體機,通過整合語譯及圖像處理大模型,實現遙感數據分析從“人工判讀”到“自主認知”的技術跨越。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展區(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在生物技術與大健康板塊,北京雷泰騰飛的SuperX機器人加速器通過融合放射治療、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將攻克運動腫瘤與放射線難以精準對位的世界級難題,解決國產放療設備卡脖子問題。北京泰德制藥的兩款創新藥,則填補腰椎管狹窄癥與阿爾茨海默病治療領域的市場空白。
從人形機器人到智能衛星,從自動駕駛安全系統到創新醫藥,亦莊展區以一項項“行業首創”“全球領先”,加速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展區(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北京亦莊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深入實施成果轉化“六大工程”。通過實施關鍵技術“攻堅工程”,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工程”,健全“三城”對接機制,2024年實現“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轉化176項,高校落地及合作項目65項。通過實施科技創新環境“優化工程”,搭建成果轉化生態,已布局13家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搭建全市首創的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推動設立經開區首個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