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6月27日,北京市石景山區委政法委組織召開“云上綜治”實體化運行工作推進會,標志著石景山區綜治中心正式投入實體化運行,“石景山區云上綜治信息化平臺”正式投入使用。石景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委辦公室主任遲志禹主持會議并講話。石景山區檢察院檢察長張京文、北京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處處長劉海林、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梁新出席會議。
中國司法便民平臺智慧終端(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石景山區聚焦基層基礎、智治賦能、實戰實效、便民利民,全力推進區、街道、社區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資源整合“一中心”覆蓋、流程優化“一站式”解紛、數字賦能“一平臺”貫通。搭建推出全國首個集成“在線律師+AI調解”功能的智能治理系統——“石景山區云上綜治信息化平臺”。該平臺的使用,創新實現調解現場可隨時連線律師,形成“基層調解員現場調解+專業律師線上指導+智能系統輔助”的協同工作模式,群眾足不出戶即可獲得包含在線律師法律咨詢、訴訟結果預測、文書生成等功能的完整解決方案,方便居民使用法律手段解決訴求的同時,也賦能基層工作人員高效解決糾紛。
會議對石景山區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整體情況,以及“云上綜治”信息化平臺建設應用進行細致講解和說明。會議現場為綜治中心6名特邀調解員頒發聘書,綜治中心常駐單位代表進行發言。
石景山區成立區綜治中心打造多元主體參與矛盾化解、風險防控的韌性治理體系。區綜治中心下設治安指揮中心、檢察服務中心、訴訟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信訪接待中心5個行業分中心和9個街道綜治中心。區綜治中心內,公安分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訪辦等部門派員常駐,人力社保、住建、衛健、房屋征收等部門和工會、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輪駐。各街道綜治中心安排綜治維穩、司法、信訪等人員常駐,統籌派出所等派員入駐。社區綜治中心由社區民警、社區干部、網格員等承擔日常工作,與居委會、服務站等集中、聯合辦公。
此外,綜治中心吸納市區公檢法部門的退休老干部、法學會人員、公益律師、人民調解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各方力量參與調解,并適時推動行業性專業性調解、仲裁、心理服務、公益性組織等社會力量入駐。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完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
目前,石景山區公安分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訪辦5個常駐部門,人力社保、房屋征收、婦聯3個首批輪駐部門已派員入駐區綜治中心辦公。2025年底,計劃完成區綜治中心、5個行業分中心、1個試點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隨著區綜治中心的啟用,“石景山區云上綜治”信息化平臺也正式上線。石景山區委政法委依托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核心能力打造石景山區“云上綜治”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層矛盾糾紛預防調處智能化、數據化、精準化水平,成為全國首個集成“在線律師+AI調解”功能的智能治理系統,創新運用平安指數模型對治理情況實施動態考評,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矛盾糾紛化解的數字化閉環生態。該平臺深度整合全國法院全量審判數據等司法統計數據、矛盾糾紛調處記錄等核心數據資源,以及涉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各類數據,通過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據資源池,實現治理要素全息映射、風險隱患智能預警、短板問題精準定位,為基層治理決策提供“全景式數據看板”,助力矛盾糾紛化解從“經驗驅動”向“數據賦能”轉變。
“居民有任何法律問題都可以向平臺求助。”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內嵌司法大模型,具備強大的類案比對、策略推薦、法律條文調用等功能,可基于案件特征自動匹配相似案例和歷史調解策略,實現“千案千策”“因案施法”,同時還可以通過AI參與智能釋法。居民遇到法律糾紛,可以通過平臺查閱相似的真實案件來獲取信息,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向AI發問,平臺會針對性地給予解決路徑。“需不需要打官司,時間大概多長,類似的事情法院是怎么判的,有沒有勝算……平臺可提供全方位的參考信息”。該負責人表示,平臺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矛盾糾紛調解的效率和專業性,更增強群眾對法治的理解和信賴。
在此基礎上,平臺整合了全國5萬余名專業律師資源,提供7×24小時平均6秒響應的律師視頻服務,為群眾隨時提供矛盾調解指導、法律咨詢、法律知識普及等一站式服務。強大的線上律師資源,也使綜治中心創新實現了調解現場可隨時連線律師,形成“基層調解員現場調解+專業律師線上指導+智能系統輔助”的協同工作模式,確保每一件糾紛處理都有法可依、有理可講、有章可循。專業律師的深度參與,有效提升了調解工作的公信力,實現小糾紛處理中的“大公正”,推動矛盾解決從“能調”向“調好、調穩”轉變。
平臺的使用也非常方便,群眾可在區綜治中心、街道、社區配備的智慧終端上一站式享受智能法律服務,也可在社區網格群里點擊工作人員分享的“法研司法便民平臺”小程序,享受足不出戶的24小時法律服務。
相關負責人介紹,石景山區“云上綜治”平臺實體化運行,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信息化賦能,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精準化、便捷化水平,實現社會矛盾糾紛的高效預警、精準研判、及時化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石景山提供有力支撐。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