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2024年以來,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組織實施朝陽公園路產業帶周邊區域環境整治項目,著力提升朝陽公園路全段道路環境,通過改造人行道、綠化帶以及開放公園邊界、遷移電力箱體設施、推進夜景亮化等,打造宜游、宜賞、宜留的開放空間,形成自然生態和多元國際文化匯集的風情街。
朝陽公園綠地被打開(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朝陽公園是目前北京市四環內最大的城市公園,朝陽公園路因緊鄰朝陽公園而得名。該路段北起亮馬橋路,南至農展館南路,長約2.1公里,位于第三使館區周邊,是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三里屯商圈等多個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道路。過去,朝陽公園實行封閉管理,只能從有限的幾個出入口進出公園,一墻之隔阻隔了群眾的游園便利,也割裂了城市道路環境景觀。隨著近年來朝陽區著力推進花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在朝陽公園路產業帶周邊區域通過特色綠化繪底色,開放“無界公園”,暢連綠道、繁花“富彩”,打造“一路一花一葉”特色風貌,建設花園式街區。
按照花園城市、無界公園的工作要求和建設標準,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組織相關部門和屬地街道打開朝陽公園,全線拆除公園圍墻810米,開放公園綠地,擴大公共活動空間。根據人員活動習慣,調整林木,增加林蔭步道、休憩設施、月季走廊、景觀小品等;借景朝陽公園內北小湖,實現道路、公園、湖景融會一體的視覺景觀效果。白天,市民走進走過木棧道,穿過花境,可在繁華鬧市間獲得休憩和愜意;夜晚,柔和的夜景燈亮起,更為市民帶來安寧的感覺。
繁花掩映下的朝陽公園綠地木棧道(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朝陽公園路是聯通第三使館區的重要道路,通過亮馬河沿線各條支路也可通達三里屯商圈。整治前的朝陽公園路產業帶周邊區域,人行道被40處各類箱體占用,個別箱體占用面積超過10平方米,造成人行道不連續、市民通行不暢且有一定安全隱患的問題。對此,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嚴格落實箱體“三化”的工作要求,與電力、通信等多個行業企業溝通對接,在保供給、保安全、保穩定的情況下,以壓成本、縮工期、保質量為前提,完成33個箱體(其中強電箱體27個、弱電箱體6個)的拆改挪移,挪移后的箱體全部進入綠地,并采取竹林隱蔽的方式進行遮擋、美化;同時,還完成朝陽公園路南側入口約200米電力線入地,拆除線桿6根。朝陽公園路與農展館北路交叉口東南側人行道旁有一座公廁,在對使用需求及周邊公廁資源分布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后,對該公廁進行優化騰退,實現平穩過渡,騰退后改造為80平方米的綠化景觀節點。
朝陽公園綠地木棧道夜景(央廣網發 朝陽區城市管理委供圖)
此外,該項目還對朝陽公園路兩側圍墻進行翻新,“見縫插綠”在機非隔離帶種植多種花卉,增加可供市民拍照的網紅打卡點,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道路綠色景觀。
朝陽區以環境品質提升這把“金鑰匙”,進一步助推“文旅熱”“產業熱”“消費熱”,通過實施朝陽公園路產業帶周邊區域環境整治項目,將朝陽公園路打造成為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市民出行順暢的花園城市示范場景,成為展示“五宜”朝陽風貌的新“窗口”,切實助力區域協調發展。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