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6-06-16 07:00:00 來源:央廣網
國務院:我國債務處可控范圍 不存在債務危機
央廣網北京6月16日消息(記者劉祎辰)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行吹風會,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中國政府的債務處在可控范圍內,中國有足夠的資產來應對債務風險,不存在債務危機。
吹風會上李揚表示,根據2015年底我國債務總額為168.48萬億元,全社會杠桿率為249%。其中截至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10.6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合計政府債務占GDP比重為39.4%,即使以更寬口徑估算,政府債務水平達到56.8%,仍低于歐盟60%的預警線。而結合資產分析,中國不存在債務風險。
李揚:我們的分析顯示2014年底,中國資產凈值是103.3萬億,土地資產和非流動性資產給他扣除,馬上可以拿出來償還債務的高流動性資產28.5萬億,當時就有國外研究者援引我們的數據說,中國足可以應對1.5次大危機。所以我們可以有把握的說中國發生債務危機是個小概率事件。
在債務結構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問題較為突出,債務率高達131%如果把融資平臺債務加起來,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率高達156%,而債務違約逐漸增多。與之對應,我國債市發展一直被認為較為緩慢,評級機構評級質量較差。
李揚:如果都是剛性兌付,沒有信用差別,只有政府信用,評級自然是泡沫。那就應該讓市場主體用自己的面目表現出來,就會有違約。信用違約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大了,恰恰是打破剛性兌付的必要手段。就是說要控制這個過程,依法的表現、依法的違約、依法的清償、依法的破產,對中國市場發展來說是一個新的階段,一個浴火重生的階段。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全文
2016-06-15 07:00:00
2016-06-14 07:00:00
2016-06-13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