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6-06-16 07:0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評論:高溫津貼不能總是懸在半空
進入6月,各地迎來夏季高溫期,高溫津貼也進入發放時間。目前,至少已有28個省份明確了津貼發放標準,全國范圍內還要搞專項檢查。
但中國之聲近日播出的對高溫露天作業人群的調查,不管是建筑工、環衛工還是快遞員、搬運工,兩三年內,幾乎沒人領到過高溫津貼,一些施工單位會在高溫天氣給工人發放防暑降溫飲料或者熬綠豆湯,僅此而已。問及是否會去維權,受訪者都不愿意為了每月一兩百元的高溫津貼,跟老板據理力爭,甚至把關系搞僵。
高溫津貼的發放落實,往往是通過勞動監察部門和工會的“通知”、“辦法”來約束,專項檢查固然能鞭策企業執行規定,但純粹靠小范圍突擊運動式的檢查,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各地針對高溫天氣的勞動管理,都是基于地方行政規章,威懾力不夠;政策規定本身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又模棱兩可,使得勞動者的維權難上加難。即便用人單位“變著戲法”打折甚至不發,也未必會受到懲戒。
勞動者因崗位需要或是迫于生計,冒著酷暑揮汗如雨,因高溫作業傷殘、猝死的悲劇近年并不鮮見,有媒體就報道,廈門曾6天之內連續4名工人因高溫作業猝死。
破解高溫津貼發放落實難,需要盡快將其寫入《勞動法》等法規,上升到法律層面,使其變成一種剛性約束。對高溫津貼的重視就像夏季的清風,每年都只吹一陣子,專項檢查能否變成常態監管,例如將高溫津貼納入工資的設計中,不發津貼視為克扣工資,追究涉事企業的法律責任。高溫津貼不只是發到勞動者手中的“真金白銀”,更是全社會尊重勞動者的體現,它的落實更需要把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化為全社會的共識。(撰寫:劉黎)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全文
2016-06-15 07:00:00
2016-06-14 07:00:00
2016-06-13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