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4日消息(記者孫葉 梁明星 潘毅 安徽臺記者張建亞)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視察安徽時強調,要充分發揮科技大省和合肥作為全國四大科教基地的優勢,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下好創新“先手棋”。兩年多來,安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以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區域創新能力躍居全國第一方陣,全省形成了由點到面、由中心到全局的創新潮流。2018-10-1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并在軌運行,世界首條千公里級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京滬干線”正式開通……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是安徽在創新領域孕育的一顆最耀眼明珠。與此同時,大科學裝置集群也正在安徽崛起,國家大科學裝置——合肥強磁場科學中心近日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激酶靶點高通量細胞篩選庫,有望把癌癥、白血病變得像高血壓一樣可以通過藥物來控制。
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學部副主任劉青松:我們研究的這個針對急性白血病的藥物,它打的主要的靶點是叫FLT3這個激酶。
重大科技成果迭出的同時,安徽正在加快構建從源頭創新、成果轉化到產業發展的全鏈條創新體系。10月9號,規劃面積491平方公里的合肥濱湖科學城正式揭牌。
“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對接會”是科學城揭牌后的第一場科技創新轉化盛會,國內138家高?蒲性核鶐е400多項最新科技成果參會。未來,合肥濱湖科學城將成為面向全省的創新平臺。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說,通過這些平臺,加快創新資源集聚,助推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三級跳”。
數據顯示,2017年安徽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科技之花正在結出豐碩的產業之果。世界最高代數合肥京東方10.5代線順利投產,“中國聲谷”入選第三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世界最薄0.15毫米觸控玻璃實現量產,由江淮集團安凱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4輛無人駕駛智能公交車“阿爾法巴”在深圳福田保稅區正式投入運營,安凱客車新技術研究所所長汪中傳:從實驗車間駛向開放道路,必須克服多變復雜的路況、車輛智能線控部件可靠性、智能技術融合的多個難題,要做到百分之百安全。
今年8月出臺的《安徽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方案》進一步結合實際,破解阻礙安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關鍵障礙。其中特別明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和技術轉移機構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技術經紀人等對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進行捕捉。
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夏輯:健全支持科技創新專項基金運行機制,對尋找捕捉科技成果在皖轉化并產生效益的機構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通過這項舉措,著力引進更多的國內外科技成果來皖轉移轉化。
按照《方案》要求,安徽省還將培育和發展全省統一的科技大市場,促進技術供給方與需求方更加順暢的對接。
夏輯:成立公司制企業法人或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經營管理,賦予技術交易功能,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著力培育全省技術市場,定期開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對接交易活動。
高位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著力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高標準規劃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著力打造技術創新密集區;在打造產業創新引領區和制度創新先行區上協同推進,安徽正在以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引領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今年1到8月,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6.3%。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全面推進產業創新,形成新興產業專項、新興產業工程、新興產業基地梯次推進、滾動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