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維護消費者權益,守護消費安全。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新消費時代保駕護航!

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律師來幫忙》欄目邀請資深律師,拆解消費難題,用專業法律知識幫助消費者科學消費、理性維權。

央廣網廣州5月6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鄭少純)央廣網記者注意到,近期,不少消費者向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反映稱,在購買上門維修服務時,遇到過被誘導交易、維修方案不合理、收費不透明、所使用的材料資質存疑等問題。

【案例1】你是否在網絡上刷到過“免費勘察”“低價勘察”的防水補漏廣告?消費者何先生向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反映,稱其在刷到廣東佛山一家公司的房屋防水補漏廣告后,被廣告上“免費上門勘察”的字樣吸引,于是預約了工作人員上門,卻遇到了“被套路”的情況。

“工作人員勘察后告知我需要注膠補漏,期間我詢問費用,對方表示需要先打洞,邊注膠邊勘察。”何先生告訴央廣網記者,“期間我詢問總價的時候,對方告知膠水按斤收費,一斤228元,還說一般不會消耗很多材料。但最終打了4個洞并注膠,產生高達6800元的費用。”

何先生質疑,在服務的整個過程里,關于服務總價的收費并不透明,“我多次詢問,對方回答得含糊其詞的。”據其描述,在注膠補漏時,工作人員也并未展示注膠材料的產品資質。此外,何先生事后回想時發現,工作人員服務的時候并未出示工作證件,收費時使用的是個人微信,且并未開具有效發票。

【案例2】消費者李女士向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反映稱,通過某平臺預約了補漏服務。然而,平臺安排的工作人員與實際上門的工作人員不是同一人。據李女士描述,上門的工作人員未穿工作服,且在未找到漏水處的情況下直接注膠。

李女士家中的維修處(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李女士反映稱維修質量存在問題(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維修費也遠高于市場價,結束服務后,工作人員用他們的個人收款碼收取了9000元維修費。”李女士說道,“而在補漏后不久,又出現了漏水問題。”

【案例3】消費者汪女士向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反映稱,在某平臺下單安裝洗衣機排水管三通地漏芯的服務。在工作人員的誘導下,交了400元人工費以及300元材料費。

“下單的是維修地漏下面的軟管,實際上是砸開我家新裝的地漏芯換地漏。”汪女士認為,工作人員的實際維修內容和其預約的內容不符,維修方案存在問題。

律師分析:維修服務廣告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商家良莠不齊

對于上述消費者反映的現象,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毛鵬律師分析認為,由于互聯網上投放廣告,大多是在線辦理,依據的都是格式文件或資料,審核相對寬容,導致互聯網平臺上提供服務的商家良莠不齊,“這樣一來,一方面可能出現維修質量不合格的情況,另一方面可能出現‘小病大修’‘過度維修’的現象。”

對于消費者來說,事前應如何辨別、挑選商家?遇到問題時,可以如何維權?毛鵬建議:

首先,從營銷角度來看,無論是“免費勘察”還是“低價勘察”,其實都只是打廣告的手段,因此消費者應持謹慎態度看待這類營銷,認識到背后有可能存在的“陷阱”。

其次,在商家的選擇上,消費者盡量選擇正規、信譽口碑較好的商家。在維修服務里,方案的選擇會因為實際情況以及消費者的個人意愿而有差別,除非出現了極度不合理的維修結果,否則很難判斷是否存在過度維修。但相較而言,正規商家從維護自身聲譽和角度而言,在提供方案和維修服務時往往會更謹慎和嚴謹。

第三,進入維修服務環節后,消費者可以要求維修工作人員出示相關工作證件及身份證件,確保維修人員是相關商家的工作人員;在維修過程中,消費者可以通過文字或協議方式載明維修解決方案、所使用的維修材料名稱和品牌、維修費用等,或對維修現場和維修過程進行拍照、攝像,留存好相關證據。一旦將來維修質量出現問題,或者雙方對維修材料、品質等事項發生爭議,就可以通過文字記錄、協議、現場錄像或照片等方式予以驗證。

此外,在遇到收費不透明,或者維修質量明顯不達標的情況時,消費者除主動聯系維修人員解決外,也可以通過撥打商家所在地區的12315熱線電話,在相關平臺進行投訴并提交相關證據等方式予以維權。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