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增城派潭鎮高灘村抓住高灘片區打造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先行區的機遇,統籌挖掘本土資源,引進一系列具有鄉村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全力推進典型村建設。

高灘村美景如畫

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高灘村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完善周邊旅游配套設施,打造“酒店+民宿+采摘+觀光+康養+生活”精品度假路線,培育“農業+文化+旅游+康養”融合發展新業態。高灘村按照時節、地域的不同,種植適合發展的特色農產品,增城遲菜心、白水寨番薯、荔枝、草莓等應季蔬果輪番上市;萬果小鎮、大鄉里火龍果基地等水果采摘基地的產品推陳出新,生產出滿足大眾需求的新產品。

同時,通過開發生態觀光游、蔬果采摘游、科普探險游、農事體驗游、農產品加工過程體驗游等特色線路,讓游客體驗鄉村旅游的同時,也能品嘗當地特色綠色農產品,從而打響高灘鄉村旅游目的地名片,助推鄉村旅游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萬果小鎮拾光營地

為推進鄉村旅游,高灘村還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為提升民宿示范村品質,該村進一步深化高灘村民宿發展規劃,把村莊規劃、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將創新“政府指導、村民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民宿發展模式和分級分類管理機制,規范民宿經營管理,分期分批推動民宿提檔升級;加大力度盤活上塘社舊村場、田心塘舊祠堂,招商引進全國知名民宿品牌,把鄉村存量閑置資產盤活為微度假產品,讓城里人到農村創業置業,增加村里人就近就地就業的同時,滿足游客“重個性、慢生活、深體驗”需求,注重培育民宿經營特色,挖掘本村特色文化,形成鄉土文化品牌。

為豐富游客夜生活體驗,高灘村還打造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地。利用林田坳新村美食商業街規劃打造夜經濟商業街區,分區打造美食區、市集區、文娛區,將整條美食街規劃建設成一條集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多業態街區。鼓勵戶外營地和星光夜市有序發展,創新發展夜游、夜演、夜食、夜購、夜宿等夜間文旅消費產品,豐富游客夜生活體驗。

高灘村打造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地

穩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近年來,高灘村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村級綜合服務站規范化建設提升工程,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線上線下結合的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全面優化提升村莊規劃,有序分類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合理布局鄉村用地,科學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建立留白機制,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動村莊綠化美化亮化。

在農房風貌管控方面,高灘村持續推動裸房升級改造,打造了林田坳新村美食街和田心塘連片農房風貌區。同時,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高灘村積極推進村道、各社道沿線“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利用村莊內田心塘合作社舊房屋、上塘舊村場2個閑置地塊,引進和打造高端精品民宿項目,既改善村莊人居環境,也為村民休閑健身提供了一個好去處。

在村道的提升方面,目前,高灘村已完成上塘路口至嘉華酒店路段的村道瀝青化升級改造、村道農房外立面整治、村委廣場改造工程(市區財政資金補助項目)相關工作。同時,高灘村已完成全村道路摸查,收集需要硬底化及黑底化的具體路段與數據,下一步將扎實開展路網建設,推動高灘村道路硬化、瀝青化升級改造等工作。

在提質基礎服務方面,高灘村現建有公廁2座,累計完成756戶戶廁建造,具有3級化糞池或與排污管網處理系統相連接,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補缺工程,自然村污水終端處理設施完成率100%,雨污分流完成率100%。新建的1個公廁主體已完工。

在建設綠美鄉村方面,高灘村建有美麗驛站1個、河堤綠道2條,創建四小園16個。依托高灘村“一河兩岸”景觀帶大力推動綠美高灘建設,發動社會力量捐贈種植香樟樹、秋楓樹等2400多棵綠化樹。下一步將繼續推進高灘河上游“一河兩岸”水環境整治。

加強和完善鄉村治理 建設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近年來,高灘村深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和村協商議事制度,打造“線上+線下”議事協商新平臺。目前,高灘村重大決策事項均嚴格按照村黨組織提議、村“兩委”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四個決策程序依次開展,決議結果和實施結果及時公開公示,確保議事決策過程不偷步、不漏步。規范做好“四議兩公開”相關臺賬資料。“民主協商、一事一議”制度推廣初見成效。村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完善,為村民居民醫保、養老保險等提供“一站式”服務。

此外,該村積極推動文明村鎮提質擴面,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同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鄉村治理工作抓手,推行鄉村網絡化管理、數字化賦能、精細化服務,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創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來源:增城區委宣傳部)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