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潮州8月13日消息(記者羅世偉)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第11號臺風“楊柳”將于8月13日夜間至14日凌晨在福建南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受其影響,13日夜間至14日,粵東、粵北、惠州北部、廣州北部、肇慶北部自東向西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珠江三角洲其余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粵西市縣有中雨局部暴雨。
臺風“楊柳”帶來的強降雨與上一輪強降雨落區重疊度高、間歇時間短,部分區域土壤含水量較高,且這些地區多為山地丘陵,花崗巖、紅層軟巖等易災地層分布較廣,風化土層厚、地質構造發育、削坡等人類工程活動現象普遍,強降雨情況下容易導致淺表層土體失穩,疊加臺風強風力對植被的搖晃影響,地質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御形勢嚴峻。
8月12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布《關于做好臺風“楊柳”期間地質災害防御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立足臺風正面登陸的最不利情況,用好地質災害防御“一張圖”,全面梳理防災責任鏈條和落實措施鏈條,確保每條措施有相關責任人,抓實抓細地質災害防御各項工作。
《通知》提出,要緊盯臺風后續發展影響,把握臺風登陸前關鍵期,重點關注削坡建房區域和植被稀疏的臨山區域,嚴格落實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強化監測預警和安全管控。特別是今年以來已經出現過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的地區,務必要加強巡查排查,對已查明和排查新發現的風險隱患,要及時落實防范措施,確保安全。
8月13日08時,自然資源部聯合中國氣象局對廣東省北部梅州興寧,河源龍川,肇慶懷集,清遠陽山、連山、連南、連州等地區發布了橙色預警,對廣州、韶關、汕頭、惠州、梅州、河源、肇慶、清遠、潮州、揭陽等地市的部分地區發布了黃色預警。
結合廣東省地質環境條件、前期降雨和以往地質災害發生規律綜合分析,省自然資源廳研判,廣州從化,韶關曲江、始興、翁源、新豐,汕頭南澳,惠州龍門,梅州梅江、梅縣、大埔、興寧,河源龍川、和平,清遠佛岡、英德,潮州饒平等8個市的16個縣(市、區)的局部地區發生地質災害風險高。
8月12日14時至8月13日14時,省自然資源廳共發布3期預警信息,其中三級1期,四級2期。目前最高預警等級為三級,汕頭市澄海區,梅州市梅江區、梅縣區、豐順縣,汕尾市海豐縣、陸河縣,潮州市湘橋區、潮安區、饒平縣,揭陽市惠來縣、普寧市均為三級預警。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央廣網發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截至8月13日14時,過去24小時,省自然資源廳通過一鍵通預警信息提醒,共給信宜市、陽西縣、陽春市、從化區、廣寧縣、高要區、高州市、揭西縣、遂溪縣、樂昌市等14個縣(鎮)的重點防御區一級防御區鎮村干部發送地質災害防御提醒信息16015條,二級防御區鎮村干部發送地質災害防御提醒信息9827條,提醒基層做好防御工作。全省共出動地質災害巡查2543人次,巡查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點)1090處。
省自然資源廳提醒,要密切關注臺風中心粵東(潮州、汕頭)和粵北(梅州、河源、韶關等)降雨影響,同時也需關注珠三角(廣州、惠州、肇慶等)等幾輪降雨疊加影響區,提前做好防御準備。要緊盯重點集鎮、旅游景區、學校、醫院、養老院、農家樂等人口密集區和臨坡、臨崖、臨溝、臨水、臨路等重要地段,提前做好相關防御工作;同時對受威脅區內留守老人及兒童、外來務工人員等重點人群加強排查,提前撤離至安全地點。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