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8月6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 實習記者蔡瀅琿)8月5日上午,廣東省新聞辦舉行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聞發布會,發布會詳細介紹《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實施三年來的進展成效,并就群眾關切的青年就業創業、人才集聚等問題作出回應。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央廣網見習記者 徐鋇兒 攝)

其中,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廣東省南沙工委副主任、廣東省南沙辦主任劉煒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表示,南沙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性平臺,圍繞“年輕的城,服務年輕的人”目標,以服務包括港澳在內的海內外各類人才為己任,實施“青出于南”計劃,青年聚人氣旺的態勢持續鞏固。目前,南沙戶籍人口中18至45歲青年占比超四成,過去一年實有人口新增11萬人,其中青年人才超7萬人,青年人集聚的發展態勢日益強勁。針對下一步舉措,劉煒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提供質量更高、數量更足的就業崗位

南沙推行“青出于南”政策措施免申即享,實施全球青年人才全年候實習實踐計劃,為到南沙求職的大學生提供最長15晚的免費住宿。對新引進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分別給予每月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補貼,連續發放30個月。同時,對招引應屆生的企業和單位給予每人1000元補貼。據介紹,南沙將精心組織“2025尋訪攬才高校行”活動,覆蓋全國高校及港澳地區,全年將開展超60場招聘,提供近2萬個工作崗位,力爭3年內引進5萬名大學生到南沙創新創業。

打造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前沿平臺

南沙在深海空天領域布局一批創新平臺,包括正在建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冷泉生態系統,吸引深度基礎研究高層次人才。在人工智能、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扶持產業創新平臺,吸納年輕本科、碩士、博士參與產業創新。同時籌劃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產業基金等各類基金,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撐,營造良好的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環境。

構建港澳青年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南沙重點打造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已建成15家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依托港科大(廣州)校區打造環港科大(廣州)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目前該校已孵化超150家青年科技人才企業和項目。在體制機制上實現創新,146項境外職業資格得到認可,持證者可在南沙執業,打通跨境執業堵點。

創建開放包容國際化人才特區

南沙發揮國際化核心競爭力,與香港優才與專才協會10家單位、50家專業機構共建粵港澳人才協作辦公室、大灣區人才協同發展生態聯盟,攜手港澳面向全球聯合引才。實施“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依托全省首個移民事務服務中心提升人才停居留便利化水平。出臺國際化人才支持獎勵政策,對招引的高層次人才最高獎勵300萬元,建有博士、博士后科研平臺,在香港、澳門、日本、德國設立4家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推進大灣區(廣東)國際人才驛站建設。近3年國際高端人才數量年均增長55%。

建設宜居宜業的青春活力之城

以人為本高質量建設城市,南沙加快完善城市品質,建設港式國際化社區,提升教育、醫療等基礎服務,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注重滿足年輕人文體娛樂需求,每年舉辦大灣區馬拉松,近期推出草莓音樂節、電音節等活動。8月,大灣區文體中心將迎來首秀,舉辦足球、籃球等3場文體活動,提供“邊看海邊看賽”的獨特體驗。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