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兩葷一素,還有雜糧粥,熱乎又對胃口!”在河北省辛集市新城鎮北街村老年食堂,72歲的張忠銘與老友們邊吃邊聊。這個集助餐服務、愛心理發、定期義診于一體的"愛心小院",正是新城鎮創新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新城鎮秉持服務群眾核心,以陣地建設為抓手,深化基層治理,推進民生服務,在銀發關懷、婦女兒童關愛、矛盾糾紛化解等領域,構建起“覆蓋全域、功能集成、特色鮮明”的多元服務場景,讓群眾需求在“家門口”落地。
為滿足老年人需求,該鎮以康養小鎮建設為指引,建成17個老年食堂,與互助幸福院、愛心小院結合,提供助餐、愛心理發、義診等服務,形成全鎮養老服務體系。新城鎮同步打造“暖心家園”項目點,通過開展趣味運動會等活動,讓老年人從“老有所養”邁向“精神富養”。
暖心家園開展智慧養生健康課堂(馮勝芝 攝)
針對婦女兒童群體,該鎮打造中國計生協會“向日葵親子小屋”新城鎮項目點,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打造婦女兒童之家、兒童之家21家,為兒童開設繪畫、國學等課程,為婦女提供家政培訓等服務,全年服務超1000人次。
兒童之家開展暑期手工制作活動(馮勝芝 攝)
該鎮創新建立全市唯一鄉鎮級省級示范“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整合村民調解員和律師等資源,每月提供法律援助2次,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立運行以來,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02件,全鎮治安和訴訟案件不斷減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同時,該鎮聚焦就業創業,組織退役軍人參加招聘會,提供優質就業崗位128個、幫扶創業4人;聚焦幫扶關愛,提供法律援助41人次,幫助19人申請救助,發放光榮牌1045塊;聚焦志愿服務,開展活動259次。
此外,紅色文化傳承同樣是新城鎮的亮點。該鎮深挖華北聯合大學在束鹿史館的紅色資源,通過系統修繕保護與創新布展,將其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每年接待參觀群眾1.3萬余人次,承接團隊參觀、教育培訓近500場,在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中發揮重要作用。(劉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