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出現強降雨過程,時間長、雨量大、范圍廣,也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近日,省農業農村廳農技專家針對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農作物提出強降雨后生產管理建議,最大限度降低強降雨帶來的損失,保障特色農產品生產安全。

目前正值中藥材生產的關鍵時期,強降雨天氣可能造成中藥材出現不同程度的水淹災害,容易造成根腐病、枯萎病、葉斑病等病害大爆發。

農技專家建議,強降雨后要盡快排出田間積水,減輕澇漬危害,抓住晴好天氣及時中耕、鋤劃散墑,促進根系生長。及時噴施藥物防治病蟲害,同時加強病蟲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和統防統治。強降水和洪澇過后,土壤肥力被雨水帶走,加之藥材根系活力下降,吸收肥水能力較差,所以要及時補追肥料。

河北中藥材絕大部分為多年生品種,應根據強降雨情況,盡早補種和改種。對于部分藥材植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等多年生藥材田,可采取直接補種或移栽的方式,進行補苗。對于倒伏的中藥材,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讓其隨著生長自然直立起來。

強降雨對食用菌生產帶來嚴峻考驗,農技專家建議重點關注河北西部太行山區、燕山山區及壩上錯季食用菌生產情況,例如露地黑木耳、大棚香菇、林下大球蓋菇等。

農技專家建議,參保農業保險的種植戶及時啟動保險理賠程序。檢查食用菌生產棚室是否存在傾斜倒塌的風險及周邊環境是否存在滑坡等險情,進入食用菌生產棚室前觀察電線是否正常,避免觸電。對于有積水地塊,采取措施進行排水。

降雨過后,菌棒水分加大,需加強菇棚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對因災損壞倒塌的菇棚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盡快修補或重新搭建,避免災后晴天高溫對食用菌生產造成二次危害。晴天后,將受淹原材料及時進行攤晾、曝曬。受淹的發酵料添加部分干栽培料,含水量調制60%至65%,于地勢高燥的場地重新發酵。

農技專家提醒,災后及時采下可以采收的菇耳,利用晴好天氣,及時將產品進行曬干處理,保證產品質量,盡量減少損失。夏季陰雨天氣過后,一般會迎來高溫天氣,要充分利用遮陽設施并結合早晚通風,做好適時降溫。

強降雨后蘋果園積水,土壤透氣性下降,造成根部缺氧漚根,根系吸收能力降低,高溫高濕環境誘發病害流行。農技專家建議,立即疏通果園排水溝渠,挖排水溝,排除園內積水,縮短植株受淹時間,及時清除樹冠下沖積淤泥。

同時,將果園內落果、斷枝、落葉及時清理出園,對于倒伏、傾斜的樹設立支柱扶正并固定。為促使根系迅速恢復代謝能力,適時及早進行樹盤或全園耕翻,使土壤水分散發,改善土壤通氣條件,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促進根部呼吸和新根再生,加強根部對養分的吸收和運送。采取根外追肥的方法即葉面噴肥補充樹體營養,增強樹體抗逆性。(記者郝東偉)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