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構建“四維協同”食品生產監管新機制
京津冀積極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協同發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北京食品企業把生產基地轉到河北、天津,形成“首都品牌+津冀制造”的區域食品產業新格局。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面對新形勢新需要,三地市場監管部門構建機制、執法、抽檢、發展“四維協同”食品生產監管新機制,積極推動京津冀食品生產企業協同發展。
近日,京津冀市場監管部門在北京聯合開展2025年度食品生產協同監管工作交流和業務培訓。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當前食品生產行業發展形勢與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求,開展經驗分享與交流。
據悉,在京津冀《食品生產安全協同監管合作備忘錄》指引下,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多元路徑,推動食品生產監管能力水平均衡發展與同步提升。
機制協同方面,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健全食品委托生產監管協同和風險會商機制。通過強化信息共享、統一高標準監管要求,每年對三地跨區域委托生產企業開展延伸互查,形成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合力。
執法協同方面,建立實時跨區域執法協作新模式。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創新建立“線上工作站”,協同處理食品委托生產舉報投訴及相關案件線索,市場監管執法人員線上對接協查工作,統一法律適用和裁量標準,進一步強化處置協同,進一步提高執法效率,確保執法公正性。
抽檢協同方面,加強動態會商提升監督抽檢靶向性。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定期開展食品委托生產抽檢結果會商,通過抽檢環節互補、檢驗項目互補、“你點我檢”調查結果共享、檢驗結果共享,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強化靶向監管。同時,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抽檢聯動,在確保監督抽檢覆蓋率的同時,避免重復抽檢。對于抽檢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屬地監管部門同步開展聯合處置。
發展協同方面,技術輸出助力食品生產企業升級。近年來,北京有22家食品生產企業和近30家大型連鎖企業在天津、河北建廠或委托生產。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為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等食品生產鏈主企業建設生產基地提供服務。結合新建廠址特點,指導委托方對受托企業加強監督,更新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推動三地食品生產企業達到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同線同質同標。
北京市豐臺區與河北省保定市、秦皇島市,天津濱海新區等地監管部門開展委托加工監管協作,邀請專家講解食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利用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鏈條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區域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打造智能化培訓平臺,通過建立三地共建、數據共享培訓考核機制,動態更新涵蓋28大類食品監管知識庫,借助“線上培訓考核”模式,為市場監管人員量身打造個性化能力提升方案。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連續三年開展“線下實景訓練”,重點聚焦乳制品、肉制品、飲料、糕點等產量大、技術規范參數細的食品類別,在車間布局、設備校準、衛生控制、工藝參數等方面預設問題項,通過實景模擬演練,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實戰能力。
未來,京津冀三地將繼續深化合作,優化產業布局,共同打造全國食品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記者馬彥銘)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