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中北部降雨較多,部分地區出現洪澇災害,南部區域相對干旱,這些因素對玉米等秋糧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影響。為此,河北分區域、分災情、分作物,采取針對性措施,努力實現受災地區少減產,無災地區多增產,千方百計奪取秋糧豐收。

“強降雨導致全縣多畝農田受災、絕產。”河北省阜平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局長李雙成說,全縣及時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搶排積水,加快農業保險理賠進度,引導農戶積極補種。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河北已準備綠豆、蕎麥、短生育期葉菜等救災種子160多萬公斤,能滿足60多萬畝土地的補種需求。阜平縣大道村村民顧廷章說,她種植的3畝玉米有1畝絕產,保險公司很快進行了理賠,讓她收回了成本,目前她在絕產地塊搶種白菜,長勢良好。

據悉,為應對不利天氣,河北組織黨員干部、農技專家下沉一線,開展農技指導工作,盡可能幫助受災群眾挽回損失。在邯鄲、邢臺等有效降水較少的區域,農業部門牽頭,調度水利工程,開展人工增雨,協調電力部門保障抗旱用電。

國網館陶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王曉博說,部分鄉村的機井大部分時間都在運行,為防止出現故障,他們每天用無人機、紅外測溫儀等設備對涉農線路、設備進行巡視,并備齊易損件,利用晚間進行維護。

河北省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產量約占六成,秋糧豐收事關全年糧食生產穩定。河北在未受災區域積極開展秋季田間管理,推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和單產提升技術等措施。

“現在是秋糧生長關鍵期,我通過無人機對玉米進行了‘一噴多促’作業,目前玉米籽粒飽滿,長勢比往年還好。”邢臺市南和區史召鄉胡佃村種糧大戶胡鳳巧說,今年她們這里氣候相對適宜農作物生長,縣里農技專家還經常手把手指導,讓她流轉的900多畝農田今年幾乎沒有發生病蟲害。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有69個玉米單產提升示范縣,春玉米種植密度每畝較常年增加300至700株,夏玉米種植密度每畝較常年增加600至800株,未受災區域玉米總體長勢較好,具備豐產基礎。近期河北將繼續加強秋季田間管理,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全力以赴守護秋糧豐收。(記者趙鴻宇)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