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7月11日舉行的“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十一場)獲悉,《海南低碳島建設方案》已于日前發布,提出七大方面重點任務、22項具體措施,推進海南低碳島建設。

在總體目標方面,海南低碳島建設聚焦三個時間節點:2030年前,全省實現碳達峰;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島,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2060年前,全省實現碳中和。

《海南低碳島建設方案》明確,搭建低碳島建設的“1+6”體系架構。構建以電力零碳化、熱力零碳化、終端領域電氣化為特征的新型零碳能源系統,夯實低碳島建設總底盤;建立產業優碳、城鄉降碳、交通脫碳、生態固碳、智慧管碳、長效治碳六大體系。采用“先打底-推節能-產綠能-儲綠能-自循環-碳吸收-智慧管”的降碳路徑。

在產業降碳方面,搭建多層次低碳技術創新與應用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低碳建設與生態旅游、現代服務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融合發展。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循環促降碳。

在城鄉減碳方面,構建宜居型城鄉減碳體系,多層級打造清涼城市,自然調節城鎮環境溫度。結合鄉村建設行動,推廣“自發自用、余電互濟、農機儲能”的農村戶用新型能源系統。

在交通脫碳方面,持續推動交通能源清潔化與裝備低碳化轉型。推進智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新能源配套設施及智慧交通系統建設。

在生態固碳方面,構建“一心、一環、多點、多廊”的生態系統碳匯格局。開展林業、海洋、農業、地質四大領域固碳增匯行動。推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在智慧管碳方面,以能源和碳排放聯動管理為核心,建立涉碳空間、碳排放因子和碳足跡因子三大基礎數據庫,建設省、市、園區及重點企業多級聯動的“能電碳”智慧管理系統。

在長效治碳方面,創新政策機制設計,建立新型電力系統系列配套政策,健全價格機制、完善交易體系、探索運營模式、推動車網互動、完善綠電綠證交易機制。建立以碳排放統計核算、碳足跡追蹤、ESG評價為核心的低碳標準體系。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做好統籌協調,與省級各有關部門加強協作,強化行業指導,有力推動我省“雙碳”工作深入開展,將海南打造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低碳發展先進理念、技術和實踐成果的窗口。(記者 王洪旭)

編輯:付美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