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燈光亮起,今天的主角依然是海南自貿港。
8月29日,海南迎賓館南海廳群英薈萃,高朋滿座。“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政策項目推介會”在這里舉行,100余家企業代表跨越山海,匯聚于此,尋找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共同機遇。
信心,源于海南自貿港建設戰略高地的“強磁場”。
海南自貿港正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前沿、地區互利合作的新熱土、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新引擎,其政策高度、開放程度和創新力度,為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土壤。
這也是7月23日國新辦發布會宣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12月18日啟動后,首個大型自貿港推介活動。對于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營企業家而言,這是一次與國家戰略同頻的機遇捕捉。
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提前兩天抵達海南,率隊考察發展機遇,與本地企業洽談合作。
機遇,見于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零關稅”“雙15%”稅收優惠政策以及一系列人才、貿易、投資便利化舉措,成為企業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制度型開放禮包。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認為,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標志性工程,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海南海蘭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一博參加完推介會,向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坦言“推介會恰逢其時、非常有用”,政策清晰度和發展窗口讓民營企業“看到了更多發展機會和希望”。
熱度,升騰于合作現場,更延續于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未來。
“我們正進一步與海南龍頭特色養殖綠色食品加工領域深化合作。”劉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團正在與海墾集團共建“海墾新希望”品牌。
推介會現場,新希望集團與海墾集團簽約,中核海南核電與寧德時代簽約,聯美集團與三亞吉陽區政府簽約……共有40多個重點項目在現場完成簽約,簽約領域涵蓋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熱帶農業航天科技等。每一個簽約背后,都是產業鏈的整合與升級,也是民營企業深度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與會企業家的發言和探討正傳遞出清晰的信號,海南自貿港已成為眾多企業布局全球、服務中國市場的重要支點。
這場推介會,不僅是一次政策的集中宣介,更是一次信心的共振、機遇的共享。它再次表明:海南自貿港建設已經從“藍圖規劃”邁入“實體推進”,而民營企業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和受益者。
山海奔赴,機遇已至。信心堅定,未來可期。海南自貿港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優越的環境,等待更多企業與它共贏未來。(記者王培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