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河機場上半年起飛正常率近九成 在中南地區千萬級機場中排第一

8月10日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獲悉,今年上半年,天河機場實現航班起飛正常率達到89.59%,同比增長5.63%。在中南地區鄭州、長沙、南寧、海口、三亞、廣州、深圳、武漢等9座千萬級機場中居首位。

所謂正常起飛,是指航班按照機票上標明的時間離開出發地。比如旅客購買一張上午10時從武漢出發前往上海的機票,算上國家民航局規定用于飛機推出、滑上跑道、等待起飛的25分鐘時間,只要航班在10時25分之前起飛,就視為正常起飛。

天河機場運行指揮中心(以下簡稱“AOC”)航班正常性管理室主管謝蕭南介紹,航班能否正常起飛主要取決于兩大因素:對“過路航班”而言,抵達中轉地是否“遲到”;對始發地航班而言,則要考慮航路限制等因素。

統計顯示,近40%的“過路航班”存在“遲到”情況,天河機場該如何確保其從武漢按時起飛呢?

答案是臨界干預機制。通過讓出港旅客提前排隊、不下客保潔、快速補充餐食、快速加油/排污、優先放行等舉措,減少“遲到”航班在漢停留的時間。

而對從武漢始發的航班,要確保其正常起飛,靠AOC打主動仗。“比如上海浦東機場航路擁堵,但武漢方向堵得不那么厲害,我們就要時刻關注可能出現的時間窗口,見縫插針地爭取航班按時起飛。”謝蕭南說,機場和航司、空管等部門的溝通要時刻在線。

2024年,天河機場客流量歷史性地突破3000萬大關。當前,天河機場正致力打造“國際門戶+國內樞紐”,發力建設“國內最優中轉機場”。要讓旅客愿意來武漢坐飛機,“航班能按時起飛”是基礎條件。

去年全年,天河機場航班起飛正常率接近86%,在全國38座千萬級機場中排名靠前。“上半年接近九成是一個好的開始,下半年我們繼續梳理、優化工作流程,把人為可控因素對航班起飛的影響降到最低,讓更多旅客在天河機場感受‘人享其行’的優質體驗。”謝蕭南表示。(記者李源、通訊員張蒙、實習生邢亦圩)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