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8月19日消息(記者鄧子依)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作為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地,武漢市江岸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種子企業”工程為抓手,通過政策賦能與精準服務,催生出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創新主體。從守護長江生態的“智慧哨兵”到突破技術限制難題的新材料先鋒,這些創新企業正以硬核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為長江經濟帶建設貢獻“江岸力量”。

鳥瞰武漢市江岸區(央廣網發 江岸區委宣傳部 供圖)

“AI哨兵”引領生態監測技術革新

夏末秋初,南水北調中線干渠清澈如鏡,岸邊一處水質監測站內,由武漢市江岸區“種子企業”武漢大江銳視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江銳視”)研發的浮游藻類智能監測儀正在高效運轉,顯示屏上,動態更新的綠色標注框閃爍跳動,實時捕捉并識別著藻類信息。這臺集采樣、濃縮、成像、識別于一體的智能化設備,猶如一位“哨兵”,為流域水生態環境監測提供硬核科技支撐。

南水北調中線干渠岸邊一處水質監測站內,浮游藻類智能監測儀正在高效運轉(央廣網發 大江銳視 供圖)

在江岸區創立方產業園,該公司總經理劉浩兵向記者詳細介紹,這臺浮游藻類AI自動監測設備好比一間微縮實驗室:待測水樣經過采樣泵抽取、過濾泥沙后,進入設備內置樣品罐,設備模擬實驗室人工檢測場景下樣品固定、濃縮等過程開始處理水樣。處理完成后,設備管路將水樣輸送至觀測卡夾,由高清工業相機配合生物顯微鏡,開始給浮游藻“拍照”,拍攝的顯微照片經過AI分析,自動將識別到的藻類框出并標注名稱,同時統計藻類密度、生物量等監測指標,并將結果顯示在設備大屏上,這樣便完成了一次“藻”臉識別。樣本全部檢測完畢后,系統會自動生成完整的分析報告,供操作人員調取查閱。

公司研發人員正在調試自主研發的浮游藻類智能監測儀(央廣網發 大江銳視 供圖)

“傳統藻類監測依賴人工采樣、顯微鏡計數,單次分析需4~6小時,費時費力費眼,難以滿足實時預警需求!眲⒑票榻B,“團隊歷經三年攻關,構建涵蓋200多個種屬浮游藻類數十萬張圖像的數據庫,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實現優于90%的識別準確率,分析時間從‘小時級’壓縮至20分鐘。”

作為江岸區首批“種子企業”,近年來大江銳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團隊從最初5人擴展到近50人,申請專利20余項,產品廣泛應用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源地等國家級重點工程,應用案例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為水生態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獲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打破國外壟斷的“新材料尖兵”

在位于江岸區的湖北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室,精密儀器的藍色光束正以微米級精度掃描陶瓷/PTFE復合介質基板。武漢理工大學“00后”博士張嘉翊緊盯屏幕數據,他帶領的團隊以自主研發的高頻覆銅板技術,向這一長期被國外壟斷的“電子工業基石”發起挑戰。

團隊專注于高頻復合介質基板產品的研發(央廣網發 覆興科技 供圖)

2022年在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指導下,張嘉翊帶領團隊創建覆興科技,專注于高頻復合介質基板的產業化研究。

歷經數年攻關,團隊研發的陶瓷/PTFE高頻覆銅板實現重大突破:不僅傳輸速度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更實現了“信號傳輸穩定無損”的技術跨越。

張嘉翊拿起一塊樣品介紹,團隊將陶瓷顆粒與PTFE緊密結合,構建了高性能的介質層,正是這項創新讓信號傳輸穩定性較傳統材料提升30%以上。

高頻高速低損耗覆銅板(央廣網發 張天馳 攝)

“從實驗室樣品到生產線落地,江岸區‘陪跑員’全程協調審批、市場推介等難題,讓我們得以專注技術攻關!睆埣务词种械臋z測報告顯示,該技術已申請15項知識產權,預計今年12月正式投產后,將打破國外企業對高端覆銅板市場的壟斷。

“選擇落戶江岸,是團隊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張嘉翊告訴記者,作為該區首批“種子企業”,覆興科技不僅獲得專項補貼、租金減免等實打實的資金扶持,更在公司遷移、證照辦理等環節享受“一對一”專人對接服務。

企業創新活力的迸發,離不開制度環境的沃土培育。江岸區深入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梯度培育工程,通過精準滴灌的政策支持體系,讓創新“種子”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首批15家種子企業中,6家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涵蓋環境監測、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立僅一年多的米來生物科技今年上半年產值超過1億元。

2025年上半年該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73.33%,位居武漢中心城區首位。408家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71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上半年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20億元,雙創生態活力持續增強。下半年,將遴選第二批“種子企業”,打造“種子企業”集聚樓宇,舉辦“岸創薈”新科技應用場景大賽等活動,集聚資源提能級,夯實創新根基,讓更多創新“種子”成長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參天大樹。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