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宇、通訊員張宏福)3月18日獲悉,由省地質環境總站承擔的十堰市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示范建設工程通過驗收,意味著我省首個地災全自動化監測示范工程正式進入運行階段。
十堰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是地質災害易發、頻發地區。該工程從2017年年底開始建設,共安設76臺一體化自動監測設備,分布在十堰市境內規模較大、危害嚴重的5處大、中型地災隱患點,涉及731戶3871人及近4億元財產。省地質環境總站高級工程師肖宇煌介紹,一體化自動監測設備可實時監測地災隱患處的地表位移與深部位移、裂縫形變、降雨量、溫度、濕度、地下水位、庫水位、土壤含水率與土壓力等,數據實時傳輸到監測預警平臺,可在危險發生前發出預警,以便組織危險區群眾迅速撤離。與人工監測相比,自動化監測采集數據更精準及時,可幫助技術人員更深入地分析、研究致災原因和時空規律,并提供更科學的地災預判和預報。目前,該工程已接入我省地質環境信息化服務平臺。
據了解,該工程2018年開始試運行。監測結果顯示,5處災害點目前暫處于緩慢的勻速變形階段。據介紹,該工程將為我省建立統一地質災害監測技術要求,提高專業預警監測水平提供重要參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