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湖南省綏寧縣金屋塘鎮新華村的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與感恩。截至8月23日,在湖南省國資委及社會各界愛心力量的全力幫扶下,原本面臨滯銷困境的7萬斤高山黃桃全部售罄,讓村民們的辛勤付出化作實實在在的收入,更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注入強勁信心。
金屋塘鎮新華村地處海拔800米的雪峰山脈腹地,得天獨厚的高山生態環境,孕育出色澤金黃、果肉脆甜的優質黃桃。2019年,該村產業帶頭人鄒連根與新華村合作,投資70余萬元,流轉土地120畝,種植黃桃、黃金蜜李,套種中藥材黃精,與脫貧對象13戶建立土地流轉關系,基地除草、清溝、施肥、修枝等解決村內脫貧勞動力用工30余人。
通過多年的種植,黃桃產量越來越高,質量也越來越好。但受地理位置偏遠、銷售渠道單一等因素制約,往年黃桃豐收后常遭遇銷售難題。今年,面對果實累累的100余畝桃園,村民們既期待又擔憂。
村民采摘黃桃(孫芳華 攝)
關鍵時刻,湖南省國資委派駐綏寧縣對口幫扶工作組迅速行動,聯合后盾單位發起“愛心助農”行動。省國資委系統內企業積極響應,通過“以購代捐”方式批量采購黃桃3萬余斤;駐村工作隊和鎮政府聯動愛心電商平臺、公益組織,借助短視頻直播、社群團購等新模式拓寬銷路;眾多愛心人士自發通過朋友圈、社交平臺轉發推廣,甚至驅車前往果園體驗采摘。線上線下聯動,讓深山黃桃迅速走向全國市場。
村民對黃桃進行打包(孫芳華 攝)
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省國資委長期以來堅持采取“以購代捐”的創新模式,大力支持綏寧縣特色產業發展,成效顯著。通過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綏寧縣農產品的銷售難題,也激發了當地農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和內生動力,推動了綏寧特色產業的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省國資委派駐綏寧縣對口幫扶工作組組長肖華溪表示:“綏寧新華村的高山黃桃品質優良,因地理條件限制,面臨銷售難題,我們通過‘以購代捐’的形式不僅能解決村民燃眉之急,更能通過市場化幫扶模式,讓村民的辛勤勞動轉化為實際收入,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今后,我們將持續深化幫扶舉措,希望通過產業振興,讓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此次黃桃銷售攻堅戰的勝利,不僅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超30萬元,更讓村民們看到了特色產業的廣闊前景。不少村民紛紛表示,以前總怕種多了賣不掉,現在有政府和愛心人士支持,明年打算擴大種植規模!
綏寧縣石古洞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鄒連根高興地介紹道:“是大家的支持,讓滯銷的黃桃變成了村民們實實在在的收入,讓村民們的希望沒有落空!更讓大家堅定了發展特色產業的信心。未來,我們會繼續深耕高山黃桃品質,打造更響亮的品牌,帶動更多鄉親過上好日子!”
一顆顆黃桃,承載著山鄉的希望;一份份愛心,匯聚成振興的力量。從滯銷困境到甜蜜豐收,新華村的實踐生動詮釋了社會合力助推鄉村振興的強大效能,也為更多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孫芳華)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