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清晨,湖南洞口縣城的街道上,一批紐恩馳純電動多功能清掃機化身勤勞的“小蜜蜂”,開啟作業模式:四盤同步清掃,所經之處瞬間潔凈;靈巧轉向間,輕松避讓行人車輛;憑借自動舉升傾倒功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這些“小蜜蜂”,不僅服務于橘城洞口,還活躍在北京清華科技園、杭州西湖風景區等全國20多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用全天候的堅守“擦亮”城市容顏。

蓬勃發展的洞口經開區(黃巍 攝)

紐恩馳(湖南)環境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術春說:“企業能夠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洞口縣委、縣政府的精心呵護。從項目簽約到建成投產僅用了6個月。去年12月,我們成功躋身進專用車整車制造企業行列。”他的這番話語,道出了洞口縣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拼經濟”的實踐智慧。

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追企業”

紐恩馳(湖南)環境產業有限公司在洞口縣的發展堪稱縣域經濟“筑巢引鳳”的典范。

2022年3月17日,該公司簽約落戶洞口經開區后,紐恩馳項目立即享受“雙軌并行”服務:經開區管委會派人帶隊跑審批,縣住建局則提前介入圖紙預審。在“標準地+承諾制”改革的支持下,項目用地從摘牌到施工許可僅用15天,較常規流程壓縮85%。更令人驚嘆的是,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的廠房,從2023年3月開工到9月首批新能源環衛車下線,全程僅用180天。這種效率讓時任副總經理譚宇感慨:“在沿海城市至少需要18個月的流程,洞口用政務服務‘超車’了。”

紐恩馳的落戶,激活了洞口裝備制造產業鏈。當2023年遭遇供應鏈危機時,洞口縣科工局連夜梳理出32家本地配套企業,促成農機企業轉產環衛車零部件。這種“鏈式服務”使企業本地配套率從0提升至43%,物流成本下降30%。2024年,紐恩馳更帶動形成“2公里制造業長廊”,吸引臺鐵智能等多家配套企業聚集。

在政府搭建的產學研平臺上,紐恩馳與北京大學合作研發的無人駕駛清掃機實現北斗厘米級定位,這項技術使其2024年連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等3項殊榮。企業擁有50多項專利,參編9項國家行業標準,其無人清掃車已在北京、杭州等20城商業化運營。

最振奮人心的突破發生在2024年12月,紐恩馳成功入選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成為邵陽市第三家整車生產企業。這個總投資4.7億元的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20億元,帶動就業500多人。洞口縣委書記吳韜說:“紐恩馳的成長軌跡,正是洞口‘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最佳注腳。”

從“筑巢引鳳”到“固巢養鳳”,紐恩馳的故事印證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以營商環境“軟實力”構筑產業發展“硬支撐”。如今,這個湘西南小城的廠房里,每臺下線的新能源環衛車都鐫刻著“中國洞口制造”的標識,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從“被動輸血”到“自我造血”

慧創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倩是洞口縣月溪鎮人,早年在東莞闖出了一片天地。她毅然回到家鄉,先后成立了洞口慧創電子、慧創工業園、慧創汽貿城等企業(公司),總投資超過10億余元。其中,洞口慧創電子已成長為集研發、制造、銷售高頻變壓器、電感器、電子元器件為一體的國家高新科技企業。

2021年,鄧倩把慧創集團總部從廣東東莞遷回了家鄉洞口。此舉源于國際經濟發展趨勢,更源于她看到了洞口縣委、縣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強決心和硬核舉措。

讓鄧倩最有獲得感的,是洞口縣委、縣政府設立的“企業家日”活動。從2021年10月23日開始,該縣固定每月23日舉行“企業家日”活動,分別由縣委書記、縣長等“五人小組”成員輪流主持,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現場答復企業家提出的問題。

在一次活動中,鄧倩提出園區范圍手機信號差,建議在園區架設回路供電設備。第二天,就有通訊公司上門走訪了慧創電子、麒鴻電子等4家企業,之后立即在園區安裝了無線信號放大器,解決了問題。

今年,慧創電子申報“兩重兩新”項目,因不了解申報流程,遲遲辦理不下。洞口經開區產業局了解情況后,即安排專人為企業全程跑腿代辦,一天之內完成了所有審批流程。

鄧倩說:“洞口縣委、縣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優質服務,讓企業獲得了良好發展環境。作為企業負責人,我們不能等著‘被動輸血’,更重要的是要‘自我造血’。”

這兩年,該公司一直保持“奔跑”姿態,全力“拼經濟”謀發展。2024年投資3000多萬元打造了自動化生產車間,達成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組裝全流程自動化生產,減少了人工誤差與不確定性,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今年,該公司的6條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全面生產,產能提升40%以上。

該公司斥資300多萬元建成云數據儲備機房,推動公司實現環保低碳全電子化辦公模式。對14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進行升級,新增2個10萬級無塵車間與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高校開展緊密合作,共同研究前沿技術,持續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值得欣喜的是,今年4月,該公司又有2件發明專利獲得受理通知書。除培育專業的內部管理及研發團隊外,公司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正積極籌備馬來西亞分廠的建設工作。

從“強鏈補鏈”到“提質增效”

4月28日,湖南國餅世家創新智造產業園的生產車間里一派繁忙景象。280名員工正全神貫注趕制訂單:洗米、洗粽葉、配料,裹粽、蒸煮、真空、滅菌、外包……湖南國餅世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孫躍陽說:“自2月3日起,我們便開啟滿負荷生產模式,要一直持續到端午節前夕。”

該產業園是2024年洞口經開區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由香港國餅世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一座集農產品深加工及食品生產于一體的集群產業園。企業深耕本地特色農產品種植與深加工領域,同時致力于中華傳統節令美食的發掘與傳承,積極為農業產業“強鏈、延鏈、補鏈”。

洞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企業發展,為其提供了全方位優質服務。今年縣里舉辦的第一場“企業家日”活動,便選擇了該公司現場辦公,對企業周邊環境及廠區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如今,企業周邊綠化、美化、亮化水平顯著提升,生產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得益于政府的貼心服務,企業發展動能十足,不斷推進提質增效。目前,該企業配備了國內領先的糕點、月餅、粽子、雞蛋卷成套生產設備,日產粽子30萬個、月餅120萬個、雞蛋卷2萬罐,已成為華中地區現代化生產年節食品的示范生產基地,為國內外知名品牌和企業供應高性價比的粽子、月餅產品。

今年1至4月,企業已推出曲奇、蛋卷等3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湖南長沙、廣東、福建、江浙等地。截至目前,端午粽子已生產500萬只,全年計劃生產800萬只,預計產值達2400萬元。其中,今年推出的香辣牛肉粽、醬板鴨粽,在第十九屆中國粽子文化節全國粽子(糕團)技藝大賽中榮獲特等獎。此外,企業正緊鑼密鼓籌備中秋月餅生產銷售工作,已規劃生產月餅1000噸,全年計劃生產2000噸,所需原材料也在陸續采購入庫。

談及企業未來發展,孫躍陽信心滿滿:“我們定下三大目標:一是實現1億元銷售額;二是讓產品打入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市場;三是將產品種類擴充至200個以上。”在具體規劃上,他思路清晰:“我們將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充分利用雪峰蜜橘、茶葉等本地特色資源,開發更多優質、健康、美味且營養豐富的高端食品。同時,充分釋放新產業園的產能優勢,提升生產效率,推動全年滿負荷生產,全力打造兼具智能創新特質與深厚湖湘文化底蘊的國內知名食品品牌產業園。”

2024年以來,洞口縣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這3家企業,只是該縣諸多規上企業的典型代表。在這些企業和黨委、政府及其部門的積極作為中,可以感受到洞口縣“強信心、重擔當、敢作為、塑形象”的精氣神。

洞口縣的改革沒有宏大敘事,而是由無數“微創新”積累而成——可能是政務中心的一杯杯待客茶,是企業家日的一句句暖心話,是研發中心的一項項新發明。這些細節如同雪峰山間的溪流,最終匯成推動發展的澎湃浪潮。

“優化營商環境不是‘栽盆景’,而是‘育森林’”“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我們要推動上級政策措施在洞口落實落地,轉化為企業的‘真金白銀’”。從洞口縣委、縣政府有關負責人的這些表達,或許揭示了洞口“拼經濟”的密碼:當每個細胞都被激活,整個肌體自然奔跑如風。(蘭紹華 肖海波 黃巍)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