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走進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石橋鎮仙人橋村的魔芋種植基地,330畝連片的魔芋田郁郁蔥蔥,一株株長勢喜人的魔芋植株迎風舒展,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的鄉村振興畫卷。這片通過土地流轉整合而成的高標準種植區,正讓昔日分散的農田煥發新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魔芋種植基地(鄧和明 攝)

“在家門口有事做,又有錢掙,真的好開心,還可以照顧家里。”村民羅三秀的話語道出了當地村民的心聲。據了解,該基地已為周邊160余名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讓村民們實現了“一份土地,兩份收入”,既有土地流轉的收益,又能通過在基地務工獲得工資,“聯農帶農”的機制優勢在這里得到生動體現。

“目前基地引進了印度尼西亞的魔芋,它的特點是產量比較高、抗病性比較強,非常適應嘉禾的土質。”郴州市人人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志輝介紹,作為一種高價值經濟作物,魔芋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其應用領域還延伸至食品加工、醫藥等多個行業,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更令人矚目的是,基地一改傳統農耕模式,將“智慧”深植于每一寸土地。這里采用了智能水肥藥一體化系統,通過智能化管網,將灌溉用水、作物所需肥料及必要藥劑精準配比后,同步輸送至作物根部。

“可以實現手機遠程遙控精準施肥,達到魔芋的增產增量。”山東新開來智慧農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李清解釋說,這一系統的應用,不僅大幅提升了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還顯著降低了人工成本與農業面源污染風險,為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談及產業前景,唐志輝信心滿滿:“預計到12月份,我們畝產將達到3噸以上,經濟價值達500多萬元。”他還透露,計劃通過“大戶聯動,小戶跟進”的模式,在各鄉鎮推廣發展魔芋種植2000畝以上,讓更多村民共享產業發展紅利。

今年以來,石橋鎮仙人橋村錨定特色產業發展方向,以百畝魔芋園為抓手,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又拓寬了村民致富渠道。(鄧和明 曾靚)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