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益陽7月13日消息(記者 黃珂嵐 張興莎)7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出品的大型地理人文紀錄片《沿著緯度聽中國》第一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CCTV-10)完播。第一季以獨特的緯度視角,深度解碼中國北緯30°線上的自然奇觀與人文瑰寶。其中,湖南篇聚焦“中國黑茶之鄉”安化,揭開一盞黑茶中沉淀的千年文明密碼。節目播出后,引發全國觀眾對安化黑茶的熱烈關注,也為安化黑茶產業帶來了全方位的賦能效應。

“紀錄片以北緯30度線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為切入點,以‘茶之故鄉’為主題,采用多線并行的敘事結構,故事化的表達,運用精當的解說詞、同期聲,大量富有創意和代表性的空鏡頭等聲畫語言,巧妙地將北緯30度線附近不同茶鄉、不同民族的自然、人文、歷史與現代發展串聯起來,呈現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獨特魅力、活化傳承及重要的經濟、文化價值,知識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俱佳。”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瓊評價道。

《沿著緯度聽中國》攝制組在安化拍攝(央廣網發 趙子軒 攝)

“祖傳的手藝,這回真上‘大場面’了!”作為紀錄片拍攝親歷者,安化高馬二溪村茶園老板諶貴祥由衷感慨道。在他看來,此次紀錄片讓安化黑茶實現了從產品到技藝再到文明價值的躍升,讓深山茶鄉擁有了面向全國的底氣。“衷心感謝攝制組的到來,也希望借由這次節目,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安化黑茶。未來,我也會繼續努力,讓更多朋友品嘗到我們優質的茶葉。”

茶農在山間采茶(來源:紀錄片《沿著緯度聽中國》第四集《茶之故鄉》截圖畫面)

安化黑茶(來源:紀錄片《沿著緯度聽中國》第四集《茶之故鄉》截圖畫面)

安化黑茶“山有德”品牌創始人周俊朝認為,這部紀錄片對安化黑茶產業及文旅都有很好的帶動作用。“無論是對廠家還是經銷商群體都產生了積極影響,極大地助力了我們進行產品和品牌的推廣。”周俊朝說,一直以來,他通過參加茶博會、開展品鑒活動,以及與高校對接等多種方式進行安化黑茶的品牌推廣,同時也采取拍攝短視頻的新媒體形式推廣黑茶產品和品牌。“這次紀錄片的播出,更是為我們的推廣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安化黑茶博物館(央廣網發 安化縣委宣傳部 供圖 )

“熱播為我們點燃了一把火,但產業的振興還需慢火煨燉。”安化黑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慶高度贊賞了紀錄片對黑茶產業的正面推動作用。當下,安化縣深度推進“茶為基礎、旅為媒介、文為內涵、體為活力、康為延伸”的融合發展新模式,開發茶食、茶藥、茶瓷、茶保健、茶日化、茶旅游等新產品,構建新形勢下全生態鏈渠道。“我們也在積極探索茶旅、茶藥或康養等創新形式,希望能為產業發展開拓新路徑。”陳慶說。

黃沙坪古茶市(央廣網發 安化縣委宣傳部 供圖 )

“片中展現了安化黑茶的獨特魅力,讓我深深感受到茶與土地的緊密聯系。”安化縣政協副主席、安化縣茶產業鏈副鏈長肖偉群評價道。安化黑茶曾沿著茶馬古道成為邊疆人民的 “生命之飲”,如今在新一代茶人帶領下,它不僅是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還以多樣化形態融入現代生活。“這體現了茶產業的傳承與創新,正如婺劇根植于鄉村、創新于鄉村,安化黑茶也在這片土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是茶文化生命力的本真詮釋。”

安化縣茶產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劉剛貴表示,這部紀錄片多視角、富有震撼力的畫面,將安化黑茶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從云霧繚繞的茶園到熱氣騰騰的制茶工坊,從茶馬古道上依稀可見的馬蹄印到現代茶企標準化的生產流水線,直觀呈現了安化黑茶從山間珍葉到杯中佳茗的蛻變。正如錢塘江潮水的波瀾壯闊,安化黑茶在歷史長河中奔涌不息,曾經沿著茶馬古道滋養邊疆,如今成為鄉村振興的 “金葉子”。“真誠邀請大家走進安化,感受這份跨越時空的茶香!”劉剛貴說。

7月14日起,《沿著緯度聽中國》將在央廣網、騰訊新聞等新媒體平臺播出,持續展現北緯30°上“了不起的中國珍藏”。隨著紀錄片的熱播,安化黑茶正從北緯30°的山間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在新時代的傳播浪潮中,將帶著安化人的匠心與堅守,讓更多人品味到其中的醇厚底蘊,續寫屬于“中國黑茶之鄉”的嶄新篇章。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