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5月23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4月份以來,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出現短期調整,市場風險偏好有所降低。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資本市場出現的短期波動,既有市場自我修復與調整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投資者對未來的擔憂。中長期來看,我國資本市場具備向上發展的堅實基礎,外資將持續放量流入,成為A股市場重要的配置力量。
外資持續放量流入A股將成常態
北向資金是股市行情的風向標之一。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近半年來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逾900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481.98億元,深股通方面凈流入436.93億元。
“今年初北向資金流入相較于去年明顯加速。雖然近期受到情緒等因素擾動,北向資金對A股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呈流出狀態。但是隨著基本面的企穩,A股納入國際指數權重的提升,外資持續放量流入A股未來將成為常態。”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稱。
5月中旬,明晟公司(MSCI)正式宣布,將指數里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26只中國A股將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其中18只為創業板成份股。值得注意的是,這僅是MSCI擴大納入A股的第一批實施。根據計劃,第二批和第三批實施將于今年8月和11月執行,按這三批實施后,MSCI將A股納入比例會提升到20%。
“除了A股納入MSCI,富時羅素指數和標普道瓊斯指數也將為市場帶來最確定的增量資金。可以說,2019年是我國資本市場納入國際指數的關鍵之年。”國金證券強調,隨著外資進入A股市場投資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外資持有A股的規模快速增長,邊際影響逐漸增強,已成為A股市場重要的配置力量。
經濟基本面與上市公司質量皆向好
為資本市場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近期兩市在外部因素擾動背景下,出現一定波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稱:“股市近期有一定的震蕩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決定市場成色和發展走勢,還是經濟基本面和上市公司質量。”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的同時,經濟結構正在持續優化。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1.2%,比上個月加快1.2個百分點;1-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5.5%,都明顯快于全部投資的增速。
“總體上,中國經濟表現出了韌性好、潛力足、活力強的狀態,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在不斷增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日前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稱。
從上市公司質量來看,截至4月末,境內上市公司共3627家,總市值約60萬億元,均居世界前列。上市公司涵蓋了國民經濟全部90個行業大類,占國內500強企業的七成以上。2018年,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8%,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上市公司質量是支撐市場的支柱和基石,也是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的微觀基礎。”易會滿稱,可以說,3600多家上市公司就是中國經濟的“成分指數”,整體上反映了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