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多數品種飄紅。截至1月2日15時收盤,PTA、燒堿、紙漿等化工品期貨大幅走強,滬金、滬銀兩大貴金屬期貨集體收漲,原油、燃料油等能源品期貨小幅上揚,有色、黑色、農產品板塊則內部分化。
聚酯產業鏈相關期貨品種昨日漲勢突出,PTA主力合約上漲2.22%,對二甲苯主力合約上漲1.72%,瓶片主力合約上漲1.50%,乙二醇、短纖期貨均錄得不同程度漲幅。整體來看,聚酯鏈品種2024年全年表現不佳,如PTA期貨跌近20%。在機構看來,2025年PTA加工費進一步下壓空間不大,但受制于供給壓力,未來價格或許難有明顯突破。
東亞期貨分析認為,2024年末聚酯產業鏈庫存壓力得到很大釋放,在下游利潤相對健康的情況下,對于2025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聚酯開工相對樂觀,而PTA和PX(對二甲苯)在此期間有季節性檢修,供需壓力局部緩解,階段性上漲行情可能值得期待。但由于PX和PTA是產業鏈產能增速較大的品種,上漲的空間預計受限,下半年行情可能承壓回落。
相較于化工品價格底部回升,黃金、白銀兩大貴金屬品種則延續強勢格局。昨日,滬金、滬銀主力合約均跳空上行,日間收盤分別上漲0.93%和1.53%,滬金盤中最高觸及624.14元/克,較2024年10月的歷史高點相距不到3%。
目前,多數分析機構對于2025年貴金屬價格依然保持樂觀。
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表示,展望2025年,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及地緣局勢仍將是影響貴金屬價格的核心變量。隨著美聯儲持續推進降息政策,實際利率大概率進一步下行,這將為黃金價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但降息路徑及幅度有待進一步確認。同時,全球地緣緊張局勢目前暫未出現明顯緩和跡象,建議仍以多頭思路看待貴金屬行情。
能源類期貨昨日也集體上漲,原油主力合約上漲1.01%,燃料油上漲0.12%。農產品多數上漲,生豬主力合約上漲2.07%。有色、黑色板塊則出現分化,焦煤、滬鋁主力合約分別上漲1.47%和0.78%,螺紋鋼、滬銅等主要品種則價格下挫。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2025年,預期大宗商品需求有望修復,但尚不足以驅動市場走出周期底部。由于大宗商品供給側的長期矛盾并未改變,例如傳統能源上游投資不足或導致供需周期性矛盾、工業金屬上下游產能投資錯配或導致行業結構性矛盾等,基本面的分化主線可能轉向供給側的調整變化。
分品種看,中金公司判斷,2025年能源和有色金屬基本面或依然偏緊,由于供應彈性偏低,石油和鋁價中樞或有望抬升。相較之下,銅礦增產可能為遠期短缺預期提供緩沖,價格或維持高位。農產品市場有望轉為減產平衡,由看空轉向中性。貴金屬價值中樞重估后或進入投資需求邊際博弈階段。國內黑色金屬需求壓力不減,價格或繼續向成本處尋求支撐。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