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国内精品蜜汁乔依琳视频-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新区-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影院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央廣網

央廣網財經 > 經濟之聲滾動

央廣網

金融杠桿激發財政資金“造血”功能 政銀合作鋪就致富路

2016-05-03 21:54: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3日(記者王建帆)國家財政近年來不斷加大扶貧資金投入,但沒有擺脫以“輸血”兜底為主的路徑。江西、四川的一些貧困地區推動政府與銀行合作,既激發了財政資金的“造血”功能,又放大了金融扶貧的規模,為貧困地區致富帶來新經驗。

  香滿園家庭農場是江西瑞金市第一家家庭農場,由當地返鄉農民朱志平領頭創辦。農場采取“家庭農場+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已吸納30多戶貧困戶參股、就業。朱志平告訴記者,這個占地1000多畝的農場還在建設中,資金需求較大。

  朱志平:貸款可能占總投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現在對我們農業扶貧貸款是蠻支持的,力度非常大。之前農信社已經貸了500萬給我們,只要我們有需求,可以跟他及時溝通,他們隨時會派人過來給我們在資金上排憂解難。

  也就是說,按計劃的總投資6000萬元算,農場向銀行貸款的金額將高達2000多萬。瑞金市農商行副行長林頌說,除了給類似香滿園這樣的帶動型企業貸款,他們也加大了對貧困戶的貸款力度。

  林頌:今年三月份推出了一項“產業扶貧信貸通”,我們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對瑞金25000多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了80%的摸底工作,并且已經授信5000多萬,目前發放了4900多萬。

  貧困地區經濟落后,給當地企業和貧困戶這么大的金融支持,銀行的底氣從哪里來呢?答案就在林頌所說的“產業扶貧信貸通”。贛州市銀監分局副調研員劉紅梅介紹,“產業扶貧信貸通”是由贛州市政府、銀監部門和金融機構共同推出的政銀合作模式,由當地政府出資10億元成立風險緩釋基金,以此撬動8倍的銀行貸款。

  劉紅梅:我們推出“產業扶貧信貸通”來撬動銀行信貸資金,大概按照1:8的比例。這次設立了10個億的風險補償緩釋基金,銀行貸款如果有風險的話,就通過這些資金去補償,以此來鼓勵銀行積極地幫扶相關企業。

  在劉紅梅看來,以前銀行對貧困群體不敢貸、不愿貸,現在有了財政資金作為“風險防護墻”,銀行都是主動貸,而且參與到政銀合作的機構越來越多。另外,財政資金通過金融杠桿放大倍數,既提高了金融扶貧的規模,又通過產業發展,變“輸血”為“造血”。

  在四川省巴中市的茍家壩村,記者又看到了金融結合財政扶貧的另一種模式。巴中銀監分局和通江縣農村信用聯社在茍家壩村開展扶貧小額信用貸款試點,向34戶貧困戶發放免擔保、免抵押貸款,支持他們養殖當地特產空山黃牛。與贛州市類似,結對幫扶茍家壩村的通江縣信訪局拿出10萬元辦公經費存入信用社,作為村級風險發展基金。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茍家壩村把財政支農資金形成的經營性資產250萬元參股到一家牧業公司,每年至少可獲得年利率8%的保底分紅,其中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占30%的扶貧股,全村村民占40%的一般股,貧困戶還能參與一般股的二次分配。通江縣火炬鎮黨委書記張勁松說,金融信貸和財政資金在扶貧中缺一不可,二者結合增加了農民的財產性收益。

  張勁松:財政資金250萬元投放到這個村,通過這種模式,并結合小額扶貧貸款一塊來幫扶貧困戶。我們不是只用一個辦法來解決問題的。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金融;財政;造血;扶貧

說兩句

相關閱讀

 金融如何助力煤炭鋼鐵企業轉型脫困?

眼下,鋼鐵煤炭去產能配套政策進入密集發布期。昨天,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

2016-04-22 10:33:00

山西財政支持高校開展創業培訓工作 年共撥付502萬元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了解到,為提升山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激發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熱情,2015年山西省財政共撥付502萬元,支持山西省高校創業培訓定點機構開展工作。

2016-02-23 20:58:00

財政部公布:2015年我國財政運行基本平穩

財政部今天公布數據,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8.4%,財政運行基本平穩;與此同時,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上年增長15.8%,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下的支出力度。

2016-01-29 19:31: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備0506576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