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嘉興南湖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北師大嘉興附中”)以紅船精神為根脈、以江南文化為滋養、以京師風范為引領,通過空間浸潤、課程賦能、評價激勵的立體化實踐,讓美育成為滋養生命的原動力。

  構建沉浸式美育場域

  “南湖紅、江南綠、北師藍”三原色文化,是學校基于校史、地域與辦學特色提煉的文化內核。南湖紅“激情奔放”,蘊含敢為人先、忠誠為民的紅船文化;江南綠“自然和諧”,蘊含鐘靈毓秀、崇德向善的江南文化;北師藍“寧靜智慧”,蘊含“人、愛、創新”、博雅厚實的京師文化。

  學校以“三原色”重構空間生態。南湖紅文化帶用百米紅色長廊串聯初心講堂和紅船雕塑,通過黨史展陳與情景黨課,讓紅船精神可觸可感;江南綠文化帶著力打造由菁耕園、百果園與名人文化園構成的特色格局,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脈絡;北師藍文化帶依托木鐸廣場、京師文化館,將百廿師范傳統融入現代空間。

  學校推行“空間眾創計劃”,師生共同參與校園文化命名與設計。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藝術中心,涵蓋陶藝、版畫等創作室。藝術中心從整體布局到細節設計,都凝聚著學生美的創造力,墻面懸掛的300余幅作品均為學生創作。師生還將700平方米的餐廳變成了“藝術館”,讓藝術喚醒食堂的詩意。

  打造進階式成長路徑

  學校秉持“辦適合的教育,助最好的成長”理念,構建“紅綠藍”三色課程矩陣。學生通過選課系統自主構建美育檔案,實現從興趣到專業的梯度發展。

  南湖紅立德修身課程以“行走的思政課”為特色,開展紅色研學、社區服務。如“校園微公益——志愿者在行動”課程,組織學生走進加油站、醫院等單位做志愿者,傳遞愛心,涵養心靈之美。

  江南綠求知修能課程開設辯論社、文學社等拓展課程與社團,通過辯論賽等活動,提升學生思辨、表達與協作能力,培育人文與科技知性之美。

  北師藍篤行修術課程涵蓋閱讀、藝術、機器人等特色課程,激發學生興趣。廣播站的輕吟淺唱、健美社的動感激情、機器人社的極限挑戰……歡樂時光里閃耀著激情與創意、自由與活力之美。

  培育向美而生的生命樣態

  學校倡導“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引導學生從細微處進步。教室設置“美學責任區”,學生自主設計圖書角、文化墻;寢室推行“六美標準”,將收納美學融入生活教育;學風建設專項行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各類主題活動和跨學科項目學習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這種“環境—行為—心靈”的傳導機制,使美育落地為可操作的成長刻度。

  學校創新實施“美育浸潤式評價”,建立涵蓋審美素養、創新能力等維度的“最美附中人”梯級評價體系。學生在“最美附中人”進階之路中,確立階段目標,不斷超越自我、展示自我,遇見更美的自己。2024屆畢業生劉靖熱心助人的事跡獲央視等媒體報道,正是這種評價體系孕育的典型范例。

  通過“三原色”美育實踐的深耕,學校近幾年美育成果顯著:原創話劇《活著》獲浙江省藝術節一等獎,校辯論隊躋身全國32強,“以美養德的‘三度’德育案例”獲評浙江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這座紅綠藍交織的育人殿堂,正以美為媒,書寫著新時代立德樹人的生動答卷。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嘉興南湖高級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08日 第07版

編輯:吳佳怡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