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晉江高科技園區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已有近26年的歷史。
來自河北的魏堯是一名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博士,2021年進入晉江高科技園區博士后工作站。魏堯當前的研究內容是通過降低交流電機系統故障率來提升效率。他說,空調、冰箱、電動車和飛行器,都是交流電機系統,它也應用于企業的生產廠房。降低它們的故障率,能減少企業運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魏堯選擇來到晉江的原因就是該地產業成熟、企業多,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更多落地的可能。他說,一項研究成果,從理論到真正落地,中間有很長的路要走!跋裎覀冞@樣的研究者,肯定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推動生產變革。”
過去,在晉江乃至泉州,民營企業大多依托科技園區的博士后工作站完成生產技術的革新;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科學技術在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性,建立起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站,深度賦能自身高質量發展。
據泉州市人社局統計,泉州目前已建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家(其中園區類工作站5家,企事業類工作站25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6家,累計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320名,取得發明專利291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23篇,實現成果轉化經濟效益超10億元,形成覆蓋信息技術、紡織鞋服、機械設備、新材料、建材家居、智能制造、石油化工、工藝制品等重點產業的創新網絡。
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的運動生物力學博士李昂于2024年進入安踏集團的博士后工作站!斑\動的時候,鞋底部需要硬一點;休息的時候,則相反,鞋底需要軟一些。”李昂介紹他目前研究的“金剛狼”運動鞋項目時說。他和團隊成員把鞋底剛度設計成可變彎折,當鞋底的金屬探條前伸時,鞋底硬度會增大,探條后縮時,鞋底的前掌會變軟,既能提升運動表現力,也能保證日常的舒適性。
2006年,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路機”)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現任南方路機綠色建材智能裝備研究院院長的楊建紅,是該工作站最早的一批博士之一。
楊建紅介紹了自己參與研發的建筑垃圾分選機器人,該設備針對傳統建筑固廢處理分選難、品質提升難等問題,通過光譜識別和機械臂分揀,實現對建筑垃圾中塑料、木材等輕物質高效分離,是南方路機“智能建廢分選系統”的重要成果之一。
“南方路機現在很多設備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走出國門!睏罱t說:“得益于當前博士后團隊,南方路機在工程機械行業中更具競爭力!
今年10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將在泉州晉江舉辦,預計吸引參賽人員達3萬人次。目前,泉州已有22個博士后團隊報名參加創新賽,5個博士后團隊報名參加創業賽。
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抓住此次大賽的機會,繼續做好做優高素質科技人才的服務工作,助力泉州企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宏煒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07日 03版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