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王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1月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25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對2025年工作的考慮。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發布會上稱,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一定會在2024年取得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有更長足的進步。同時,趙辰昕表示,要更加注意防范一哄而上,防范忽視和放棄傳統產業,防范盲目發展導致的同質化競爭問題。
江蘇淮安:工廠邁向“智造”業 數智賦能生產線高效運轉
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能源、量子科技等領域新場景建設
“回顧2024年,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是豐富的、生動的,也是卓有成效的。”趙辰昕表示,突出表現為“四個加快”,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統籌用好“兩重”、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及老舊設備更新,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技術合同成交額保持快速增長。
另外,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深入實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計劃,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2024年前11個月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8.5%,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長。
同時,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東數西算”工程、產業創新工程,2024年前11個月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明顯快于規上工業增長。
趙辰昕補充道,未來產業加快布局,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能源、量子科技等領域新場景建設,截至2024年11月底,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501只子基金,帶動募資2885.4億元,支持了8946家初創期和早中期企業,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進展和成效。
湖南省邵陽市,員工在智能生產線上趕制訂單產品。
防范忽視和放棄傳統產業、盲目發展導致的同質化競爭問題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一定會在2024年取得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有更長足的進步。趙辰昕透露,工作中,會注意把握幾個重要方面。
第一,更加堅持因地制宜。支持各地立足戰略定位、結合稟賦優勢,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比如,在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通過發展新型儲能、綠電制氫、開發綠氫衍生品等延長產業鏈條,就是很好的選擇。
第二,更加堅持融合發展。支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比如,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也是很好的選擇;還比如,支持可再生能源、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建設零碳園區、零碳社區、零碳鄉村。
第三,更加堅持深化改革。深化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比如,優化市場注冊、交易機制、計量結算等制度安排,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參與電力市場,為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等新業態提供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要更加注意防范一哄而上,防范忽視和放棄傳統產業,防范盲目發展導致的同質化競爭問題。
江蘇連云港:風力發電為新質生產力注入綠色動能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將有效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關于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的考慮,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表示,我們認為,既要兼顧需要與可能,也要做好與中長期規劃銜接,充分體現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需要。
袁達表示,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今年目標制定過程中的一些考慮因素,一是有困難挑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今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不少新的困難和挑戰;二是有積極因素,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將有效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三是有調控能力,去年出臺政策的效應將持續顯現,今年宏觀政策還有充足的空間,加上宏觀調控的手段和經驗更加豐富,可以為實現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
袁達稱,總的看,我們對推動今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充滿信心,對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充滿信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