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呼和浩特9月14日消息(記者寶音,通訊員王云龍)滿洲里綜合保稅區自2016年12月底封關運行以來,貨運量、貿易值均穩中有升,發展態勢良好。據滿洲里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滿洲里綜合保稅區進出口貨運量1127.04噸,進出口貿易值1.22億元。滿洲里綜合保稅區現有入區項目17個,其中已有6家企業向滿洲里海關申請設立保稅電子帳冊,正式獲取辦理綜合保稅區貨物進出口業務資格。
滿洲里海關駐十八里辦事處綜保區監管科副科長張聰介紹,該關積極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創新制度,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允許非保稅貨物以非報關方式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保稅貨物集拼、分撥后,實際離境出口或出區返回境內。與此同時,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取消一線進出境備案清單,減少企業傳輸單證時間及海關審核時間,大大提高保稅貨物通關效率。此外,該關立足科技創新,采取智能化卡口驗放,車輛過卡自動比對、自動判別、自動驗放,實現保稅貨物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今年以來,滿洲里海關扎實落實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監管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措施,貨物進境后企業可自主選擇通關方式、申報口岸、查驗地點,有效降低報關成本,提升報關效率。報關后,企業可采取自行運輸的方式將貨物從進境口岸運輸至滿洲里綜合保稅區。通過采取此種作業方式,滿洲里綜合保稅區現已實現了與滿洲里鐵路口岸、公路口岸、航空口岸間的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