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劉天思)為更好地落實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呵護我國兒童健康成長。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宣傳司指導,《健康報》社主辦的“互聯網+預防接種”倡導活動暨疾病預防知識寶庫上線儀式今天在京舉行。
會上由《健康報》社出品的“疾病預防知識寶庫”正式在健康中國App、支付寶App和阿里健康疫苗服務三大平臺上線,“疾病預防知識寶庫”將持續為公眾提供兒童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健康科普知識。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宣傳司、規劃與信息司、《健康報》社、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部分地方疾控部門、輝瑞中國、螞蟻金服等單位負責人參加本次活動。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兒童健康是重中之重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中心,兒童的疾病預防和免疫接種工作事關民生大計。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將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作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為實現“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2015年的10.7‰下降至2020年的9.5‰,再到2030年的6.0‰”的目標,首先就要減少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對兒童的威脅。而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安全、有效和經濟的手段。因此,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對實現“健康中國戰略”意義重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局長毛群安在會議上指出,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在這個意見中強調,我們要利用互聯網來推動醫療和健康工作。疾病預防控制是公共衛生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盡可能讓絕大多數人不生病、少生病,不得大病。怎樣運用好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做好健康知識傳播,今天上線的‘疾病預防知識寶庫’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毛群安說,“‘疾病預防知識寶庫’以預防接種為先導,借助互聯網平臺發布權威的健康科普知識,順應了廣大受眾的需求。針對當前預防接種信息魚龍混雜,給公眾帶來困惑的問題,我們將組織相關的專業機構和全國的疾控系統,及時發布一些老百姓關注的、權威正確的公共衛生信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單位也將以此為契機,開啟在新媒體主流平臺上發布權威公共衛生信息的工作,這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公眾的健康素養,進而提升我國疾病防控的整體水平。”
為了更好地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今年4月發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創新技術,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副司長李濃表示,“疾病預防知識寶庫”上線,這既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政在疾病預防領域的應用,也是“互聯網+醫學科普教育”的新嘗試,這一項目在傳播科學健康知識、辟謠解惑、推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疾病預防知識寶庫的內容能夠不斷拓展和延伸,成為疾病預防領域權威的內容智庫,為健康中國建設增添力量。
“互聯網+醫療健康”,預防接種科普先行
《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建立網絡科普平臺,利用互聯網提供健康科普知識精準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養。
《健康報》社總編輯周冰指出,當前影響疫苗接種的主要障礙是醫療健康知識,尤其是預防接種知識的缺乏。伴隨“知識獲取渠道的移動互聯網化”趨勢的增強,像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已經成為公眾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宣傳司的指導下,《健康報》社推出的“疾病預防知識寶庫”在健康中國App、支付寶App和阿里健康疫苗服務三大平臺上線。正是順應了公眾獲取信息手機移動互聯網化的潮流。旨在推進“互聯網+”背景下的預防接種科普服務,也會讓公眾更科學更真實的了解疾病預防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提升預防疾病的能力和健康水平。
“預防接種知識寶庫今天在健康中國App、支付寶App和阿里健康疫苗服務平臺上線,這里將集納在預防接種領域最權威的科普內容,成為貫徹國家《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精神,推進互聯網+預防接種、疾病預防科普的先行嘗試。“周冰表示,《健康報》社將以預防接種知識寶庫在健康中國APP上線為契機,我們開啟了利用互聯網為傳播手段,與疾控系統合作,為公眾提供權威科普的新嘗試。希望預防接種知識寶庫未來能夠成為在疾控領域的科普內容的主要輸出者,向公眾傳播最為科學、準確、實用的科普知識,減少因預防接種信息認知錯誤造成的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的發生。
發揮移動互聯優勢,促進就醫體驗升級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便民服務平臺現在已成為了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先行實踐者,輝瑞中國與螞蟻金服公司、沈蘇公司積極配合寧波疾控中心開展“預防接種數字化”升級試點。試運行近半年來,當地的民眾更便捷的享用到了預防接種服務,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美好體驗,促進了疫苗可及性的提升。同時有效地改善了寧波市的公共衛生水平。
會上,浙江省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許國章分享了寧波市率先進行“互聯網+預防接種”的實踐經驗。許國章介紹,2017年寧波市新出生兒童數為75881人,全市共接種一類疫苗210余萬支,接種二類疫苗160余萬支。截至2017年12月底,寧波市159家預防接種門診全部實現數字化全程管理。“‘互聯網+預防接種’工作平臺充分體現了服務群眾、便民利民,也深受基層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的歡迎,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兒童整體健康水平也進一步提高。” 許國章說。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計劃免疫所所長吳疆介紹,基于北京市政務云構建的北京市免疫規劃信息管理云平臺正在建設當中,將覆蓋全市16個區、700多個接種門診,該平臺將為北京市民提供接種信息查詢、科普知識查詢等服務,讓預防接種人員可以移動辦公,同時實現了疫苗信息全流程監管與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