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澄邁10月8日消息(記者朱永)今天上午,“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在澄邁生態軟件園正式設立;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的“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同時揭牌,意味著海南發展區塊鏈等數字產業正式拉開序幕。
“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是目前國內正式授牌的首個區塊鏈試驗區,由海南省工信廳于9月30日正式批復設立,10月8日海南省工信廳副廳長陳萬馨向海南生態軟件園楊淳至總經理授牌。鼓勵“試驗區”認真貫徹中央及海南重要發展精神,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和產業創新,搶占區塊鏈產業制高點。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介紹,將依托園區十年發展的良好基礎,通過“基地+基金+大會”的模式推動“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發展。從產業生態角度、行業規范角度著力構建發展環境。“希望通過努力,未來在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能夠誕生一批區塊鏈骨干企業。”楊淳至說。
海南省工信廳廳長王靜表示,在自貿區(港)背景下,如何結合深化改革開放、建立自由貿易體制機制,策劃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先行先試,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海南必須把握機遇,搶占發展先機。作為全省互聯網產業的主管部門,海南省工信廳積極鼓勵、支持區塊鏈新業態在海南發展,正在研究制定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進一步為區塊鏈企業、機構和人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統籌更多的資源支持。
王靜同時提出三點希望,以全球的理念,聚集全球頂尖的區塊鏈人才;以先行先試的理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跨境支付、普惠金融、信用評價等領域的應用,培育發展區塊鏈新業態;以應用驅動產業的理念,與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區塊鏈頭部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海南生態軟件園創建區塊鏈試驗區,探索制度創新,策劃一批應用示范工程,以示范應用推動產業發展,培育打造區塊鏈產業集群。
8日當天,“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揭牌成立,該研究院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將針對區塊鏈技術突破所面臨的耗能、科技監管、穩定性、商業應用的用戶培育、交易的安全與效率等問題研究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