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寧市城中區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作為核心引擎,深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在4個社區黨委率先啟動“走千家、入萬戶、訪民情、解民憂”試點工作,探索出一條“一線調研摸實情、精準服務解民憂、能力錘煉強作風”的基層治理新路徑,為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提供了生動實踐。創新推行“入戶串門+精準服務”雙輪驅動模式,重點聚焦獨居老人、殘障家庭等特殊群體,明確服務承諾,確保訴求第一時間響應、處置到位,真正將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情暖夕陽解心憂,入戶走訪送關懷

“李阿姨,我們又來看您啦!”親切的問候聲中,社區工作者與專業社工、骨干志愿者再次叩響老人的家門。這每一次敲門,不僅傳遞著關懷,更打開了溫暖的心扉。在專業社工的帶領下,志愿者們與老人促膝長談,細致了解健康狀況、生活需求和對社區的建議,耐心傾聽心聲。“你們工作忙還總惦記著我們,太謝謝了……”老人們質樸的話語,飽含對社區工作的真摯認可。這份融合了專業力量與志愿熱情的貼心服務,切實提升了老人們的歸屬感與幸福感。隨行的專業心理咨詢師,不僅親自為有需求老人提供一對一心理疏導,有效化解其孤獨、焦慮情緒,引導建立積極樂觀心態,還同步指導志愿者掌握基礎溝通與陪伴技巧,提升整體服務的專業溫度。

入戶走訪送關懷

守護健康零距離,精準服務暖人心

針對摸排出的老人實際需求,社區精準聚焦轄區內行動不便、獨居及慢病老人群體,提前溝通、確認時間,貼心安排上門服務。“心貼心”社工服務組織專業人員攜醫療設備,帶領培訓合格的醫療健康志愿者逐戶登門,規范為老人測量血壓。他們不僅清晰解讀數據,更結合個體健康狀況,提供飲食、運動、作息等方面的個性化健康管理建議,耐心叮囑注意事項。這種“社工指導+志愿執行”的服務模式,有效提升了老人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真正實現了健康守護“零距離”與專業服務更廣覆蓋。

康養到家服務暖人心

康養到家護安康,科學理療強根基

社區依托精心打造的“康養小屋”,讓老人在家門口即可便捷享受專業康養服務。每月特邀專職醫生坐診,提供專業診療咨詢,并現場指導社工及志愿者掌握針灸、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醫生通過“一對一”深度問診,精準把握老人健康狀況,針對頸椎病、腰突、關節炎等常見病,運用推拿、穴位按摩等技術開展現場理療。更基于個體差異,量身定制涵蓋飲食調理、科學運動、慢病管理的個性化康養方案,同步普及健康知識。社工與志愿者協同,將簡易保健方法和康養知識融入日常探訪,助力老人強健體魄,筑牢居家安康根基。

民情直聯紓急難,多元聚力強根基

試點社區深化基層治理實踐,依托網格化民情直聯機制,以“一帶六幫”服務為紐帶,高效統籌專業照護、社工服務與志愿服務等多元力量下沉網格。“專業社工+志愿服務”的深度融合,成為精準落實“訪民情、解民憂”目標的強勁引擎。社工主導需求評估、資源鏈接、服務設計與志愿賦能;志愿者在社工引領下,深入千家萬戶提供陪伴與協助。二者緊密協同,確保心理關懷、健康管理、康養理療等核心服務精準直達需求末端。通過織密服務網絡、優化響應流程,有效破解了生活照料缺位、健康監測難、精神慰藉不足等養老難題,提升居民認同感與滿意度。

下一步,城中區將把試點中的有效做法轉化為長效機制,全面推開“走千家、入萬戶、訪民情、解民憂” 工作。依托“12345+網格”精準對接需求、整合資源,重點完善“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的制度保障與激勵措施,擴大專業社工輻射帶動作用,激發志愿參與活力,不斷優化 “家門口” 養老服務的溫度與精度,讓幸福養老落地生根。(來源:西寧市城中區委宣傳部)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