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9月6日消息(記者汪曉青)金秋送爽,新學期的序幕在青海省三毛幼兒園悄然拉開。濃郁的愛國情懷,在幼兒園里彌漫,浸潤著孩子們的心田,為他們的成長之路,注入溫暖而厚重的力量。

“國旗國旗真美麗,金星金星照大地……”循著清脆的歌聲走進教室,孩子們圍坐在鋼琴旁,跟著老師彈奏的旋律,仰著小臉放聲歌唱。童聲雖稚嫩,卻字字認真,眼中閃爍的光芒,純粹又明亮。

幼兒園的小朋友迎來新學期(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新學期,我們希望用孩子們能懂、能玩、能感受的方式,讓文化扎根在他們心里!睋嗪J∪變簣@教研組長姜靖一介紹,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老師們精心設計了差異化的“開學第一課”。

在“祖國媽媽 我們愛您”主題活動課堂上,老師拿著五星紅旗,用生動的小故事告訴孩子們祖國媽媽的模樣。隨后,大家紛紛拿起畫筆,用最鮮艷的紅色,一筆一畫認真勾勒著愛心:有的小朋友畫了大大的愛心,說要把滿滿的愛都裝進去;有的小朋友在愛心旁邊畫了小星星,說像是國旗上的星星一樣;還有的小朋友在畫紙上畫了一串連在一起的愛心,說這是送給祖國媽媽滿滿的愛。這些稚嫩卻真摯的紅色愛心,成了孩子們送給祖國媽媽最特別的開學禮物。

小朋友們用彩泥塑造出家鄉的風光(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除此之外,認識家鄉、了解民族文化也成為課堂上的重要內容。“我們通過深度融合本地生態、環保、民族等特色資源,打造了獨具地域風情的課程體系,把家鄉元素融入日常教學,讓孩子在學習體驗中直觀感受家鄉的魅力,進一步增強對本土文化的認知與認同!苯敢徽f。

蔚藍的青海湖,逆流而上的青海湖裸鯉,廣袤的大草原上有藏羚羊還有牦牛,巍峨的雪山上有雪豹……孩子們通過手工課,用彩泥塑造出了家鄉的獨特風光。此外,學跳少數民族舞蹈、跟唱民族歌謠、參與民族運動項目,通過豐富的民族文化活動,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和認識到了家鄉的壯美與獨特。

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玩積木玩具(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我知道我們國家有好多少數民族!蒙古族、撒拉族……我還會跳蒙古族的舞蹈呢!”啟航班的小朋友楊筱凡向記者介紹蒙古族舞蹈動作,“跳舞的時候要穿藍色的民族服飾,還有一頂漂亮帽子,轉圈圈的時候特別好看!”

一旁的張煜皓也湊過來,認真地補充道:“老師說,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不管是哪個民族的小朋友,我們都能在一起開心地玩,友好相處!”

陽光下,孩子們的笑臉格外燦爛。那些畫滿紅色愛心的畫紙被貼在教室的墻上,與五星紅旗相映成趣。這扇打開的文化之窗,不僅讓他們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多彩與魅力,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 “中國心”—— 這顆心,將伴著他們的成長,慢慢發芽、長大,成為最珍貴的力量。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