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飲水思源 守護瀾湄”瀾滄江流域生態保護聯創聯動交流活動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啟動。活動聚焦流域生態協同保護與文化交融,西藏、青海、云南三省區沿線市縣代表共同組建跨區域瀾滄江護河志愿服務隊,以源頭擔當推動瀾湄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
瀾滄江—湄公河是亞洲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更是流域各國唇齒相依的“生命紐帶”,其生態平衡直接關系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民生福祉改善與可持續發展大局。此次活動的舉辦,為流域生態保護注入了源頭力量與志愿活力。
雜多縣作為瀾滄江的發源地,始終以“源頭守護者”的責任擔當,率先探索流域生態保護路徑,此前已發起組建本地護河志愿服務隊,為此次跨區域聯動奠定堅實基礎。
雜多縣委副書記陳如金在致辭中表示:“瀾滄江流域生態保護絕非一地一域之事,此次聯創聯動旨在以志愿力量為紐帶,厚植‘瀾湄一家親’的文化共識,激活跨區域協同保護的‘瀾湄活力’,不僅要打造跨區域護河志愿服務的示范樣板,更要以源頭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構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守護亞洲水生態安全貢獻中國源頭智慧。”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 (馬銘言 攝)
啟動儀式現場,雜多縣分別與西藏昌都市代表、云南省沿線州縣代表簽訂《瀾滄江流域生態保護合作協議》,以書面形式固化三方協作機制,明確在護河志愿服務、生態監測、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內容,夯實跨區域生態保護協作基礎。
同時,活動為瀾湄流域沿線市縣代表授予“瀾滄江護河志愿服務隊”旗幟,標志著跨區域護河志愿力量正式組建,將推動源頭保護經驗向全流域延伸,形成“源頭引領、沿線響應、全域聯動”的保護格局。
共青團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委員會副書記王趙建麟表示:“雜多縣作為源頭第一縣,此次行動為全流域樹立了生態保護的‘源頭標桿’。西雙版納將以接過護河旗幟為新起點,把源頭的責任擔當傳遞下去,讓護河志愿服務覆蓋每一段河岸,讓生態保護成為沿線市縣的共同行動。”
共青團西藏昌都市委青發部部長王可指出:“此次跨區域志愿隊伍的組建,讓瀾滄江沿線的生態保護力量擰成了‘一股繩’。我們將帶著源頭的囑托,把護河行動融入日常,讓‘守護瀾滄江’的約定跨越峽谷山川,共同守護好這一江清水,為筑牢三江源生態屏障、建設生態高地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由雜多縣委、雜多縣人民政府主辦,雜多縣總工會、共青團雜多縣委、雜多縣婦聯、雜多縣殘聯、雜多縣民創辦承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青海、西藏、云南瀾滄江流域縣、區各團委共同協辦。 (記者 李江寧)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