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西寧市城東區周家泉街道黨工委的統籌引領下,“青英·湟韻驛市”錨定“東城·共富工坊”的品牌定位,持續探索“健康+文化”雙輪驅動模式,通過資源整合、服務下沉、場景創新等方式,逐步打造集便民服務、文化共享、經濟活力于一體的多元空間,成為鄰里相聚、情感交融的紐帶,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升騰的煙火氣中深入人心。
融“健康”于煙火,讓服務觸手可及。驛市的溫度,藏在對居民需求的細微回應里。為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沉下去”,周家泉街道辦事處聯合區衛生健康局開展“蔚藍高原康養東城”主題義診,統籌轄區醫療資源,組成專業醫療團隊,把義診臺搬進驛市。測血氧、量血壓等基礎檢查隨到隨做,消化科、骨科等常見病咨詢耐心解答,更有中藏醫特色服務——診脈、肩頸按摩、艾灸刮痧……醫生們在煙火氣中搭起“健康橋”,居民逛著攤位就能把健康問題解決,讓“健康共享”的理念融入日常。
“不僅要治病,更要懂養生。”現場特設的中藏醫展示區和茶飲體驗點,成了人氣打卡地。藏藥標本前,老人駐足詢問功效;養生茶試喝處,讓健康服務從“被動等待”變為“主動貼近”,讓驛市多了份“暖心底色”。
賦“文化”以活力,讓群眾站上C位。夜幕下的露天舞臺前,圍滿了熱情的觀眾!吨侨⊥⑸健愤x段字正腔圓,贏得臺下陣陣喝彩聲。這是周家泉街道辦事處聯合區文體旅游科技局特別舉辦的“話筒你來拿C位你來站”文藝挑戰活動,活動不設門檻、不限形式,就是要讓居民們從“觀眾席”走到“聚光燈下”。
活動以開放式舞臺為載體,聚起最鮮活的煙火氣:既有年輕人愛唱的流行曲,也有長輩們熟悉的紅歌;既有帶著地域煙火氣的民間小調,也有家國情懷的曲目。老中青三代同臺,各族群眾圍坐共賞,3小時演出吸引700余人駐足,喝彩聲與驛市的叫賣聲交織成獨特的“夜曲”。演出結束后,專業DJ登場,動感節奏讓年輕人跟著搖擺,更讓驛市的活力持續升溫。接地氣的表演,讓驛市成為社區文化的“展示窗”,不僅豐富了居民生活,更在歡聲笑語中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促“共贏”于實效,讓煙火氣旺起來!懊褡鍒F結+健康+文化”的多輪驅動,讓驛市客流量較平日顯著增長,特色小吃、手工藝品銷售額節節攀升。更重要的是,驛市不再是單純的“買賣場”:對附近居民來說,這里是散步聊天的好去處,是能看病、賞藝的便民站;對轄區商戶來說,人流帶來了生意,周家泉街道辦事處黨員干部主動靠前、貼心服務,讓經營更省心;對村(社區)而言,驛市成了連接干群、凝聚各族群眾人心的紐帶。
為讓這份活力持續下去,周家泉街道辦事處正建立“周周有主題”機制,通過常態化創新,讓“青英·湟韻驛市”在煙火氣中更有溫度、更具活力,也為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來源:城東區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