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鄒城市北宿鎮吳官莊村的玉木耳種植大棚內,形似貝殼、通體晶瑩的“玉木耳”正茁壯生長。層層疊疊的菌棒間,村民嫻熟地進行采收、分揀、晾曬作業,忙碌身影與滿棚“銀花”相映成趣,繪就產業興村生動圖景。

大棚內,村民孫慶芳邊采摘木耳,邊笑呵呵地說:“以前在外工作顧不上家,如今村里建了基地,我每天步行五六分鐘就能來干活,一個月收入穩定,還能學習技術,這玉木耳真是咱的‘致富耳’!”

吳官莊村今年引進反滲透水處理系統,可有效去除水中雜質,精準調控礦物質含量和酸堿度,顯著提升木耳品質,賦予產品獨特口感與風味。喝著“純凈水”長大的玉木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突出。

“我們聯合瓦屋、曹莊、霍村三村,整合濟寧市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60萬元,盤活廢棄校舍土地5.6畝,建成3座標準化大棚,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投放菌棒6萬棒。項目預計年產玉木耳70000斤,每年為村集體創收20萬元,并解決20多名村民就業問題!北彼捩倕枪偾f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根激動地說。吳官莊村以玉木耳產業為支點,撬動鄉村資源價值轉化,讓“小玉菇”釋放“大能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北宿鎮積極探索村黨組織“跨村聯建”發展模式,通過打破村莊行政界限、整合資源優勢,實現了村莊間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推動基層治理水平提升。

下一步,北宿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思路,強化人才賦能、陣地建設、協同發展,寫好產業強、生態美、治理新這三篇文章,開啟農民富裕新生活,建設美麗宜居新家園,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切實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許彬彬 逄夢雯)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