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7月11日消息(記者劉佳音)“阿姨,您看這張圖,遇到暴雨積水,千萬別往地下車庫、涵洞這些低洼地方走,要往高處跑!”7月11日上午,濟南市歷下區錦屏社區濱水公園里,防汛應急指揮保障中心主任隋修彬正拿著宣傳冊,給社區居民細致講解。當天,濟南市防汛應急指揮保障中心黨支部、歷下區水務局第二黨支部與歷下區龍洞街道辦事處第四黨支部攜手,共同開展“普及防汛安全知識 增強自救互救能力”暨社區“雙報到”主題黨日活動,一場接地氣的防汛安全課在居民的互動提問中熱鬧開講。
活動現場,黨員們一邊向來往居民發放防汛宣傳冊、印有安全提示的小扇子和布兜,一邊主動上前講解。“家里進水后第一時間得斷電源,先拉總閘,別碰濕的電器,要是水沒過插座,千萬別踩進去,等水退了再請電工檢查。”李大爺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連連點頭:“可不是嘛,去年鄰居家進水就慌了神,我回去得給他們都說一說。”
隋修彬正為現場居民講解防汛知識(央廣網記者 劉佳音 攝)
記者從防汛應急指揮保障中心了解到,濟南市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有“七下八上”之稱,占全年暴雨日數的70%,易出現較大汛情和險情,防汛難度大。加之濟南市區地勢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較大,極易形成類似山洪的街道洪水。
“地下通道在暴雨時最容易積水,開車時堅決不能走。”活動中,黨員們結合濟南汛情特點和地形特點,向居民們重點講解了低洼地段避險、內澇自救等實用知識。“以前總覺得防汛是政府的事,聽完才知道自己也得懂點門道,關鍵時刻能救命。”居民趙大叔說道。
工作人員正為現場居民發放宣傳冊(央廣網記者 劉佳音 攝)
隋修彬說:“把防汛知識講到居民心坎里,讓大家會避險、能自救,就是我們筑牢基層安全防線的最好方式。”黨員下沉社區,不僅“亮明身份”,更“下沉責任”,將專業優勢轉化為“零距離”服務效能,讓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延伸至防汛一線“最后一米”,真正使居民在貼心服務中感受到黨的溫暖與安全保障。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