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戰略號召,臨沂科技職業學院中國結數字化創新設計團隊深入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中國結編織培訓活動。自活動開始時間起,團隊已成功舉辦30余場培訓,足跡遍布多個社區,受到了廣大居民的熱烈歡迎,為非遺技藝傳承與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培訓中,團隊以“理論+實操+數字化”模式開展教學。從中國結的文化寓意到平結、雀頭結等基礎結法,成員們手把手指導居民編織,針對不同學習需求靈活調整教學節奏。同時,團隊借助線上課程、3D建模等數字化手段,讓技藝學習打破時空限制,無論是社區老人還是返鄉青年,都能輕松掌握編織技巧。

培訓聚焦“技藝變現”需求。團隊不僅傳授編織技能,還分享電商銷售、文創設計等實用知識,指導居民將作品通過線上平臺推廣銷售。不少居民在掌握技藝后,將中國結編織發展為家庭副業,部分社區甚至形成小型編織互助小組,通過批量制作、定制化設計增加收入,實現“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的轉化。

這些培訓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培訓培養了一批鄉村手工編織人才,為農村地區發展特色手工產業奠定基礎。許多掌握了中國結編織技能的居民,將其發展為家庭副業,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制中國結,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活動帶動了相關文創產品的開發與銷售,如將中國結元素融入家居飾品、旅游紀念品等,形成了一條從技藝傳承到產業發展的完整鏈條,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臨沂科技職業學院中國結數字化創新設計團隊負責人李慧琳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與社區及鄉村的合作,計劃開展更多場次、更具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同時,不斷探索創新傳承方式,結合更多現代科技與設計理念,讓中國結這一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林強)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