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山東省政府發布《關于推動全省鄉村富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20項具體措施,以帶動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培育發展動能,積極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鄉村富民產業體系。提出到2027年,鄉村富民產業蓬勃發展,帶動農民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顯著提高,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高。

在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實施意見》提出,重點培育打造糧油、果品、蔬菜、畜禽、水產、特色種植六大優勢區,集聚要素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專業村鎮,構建“一縣一策”“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鄉村特色產業格局。實施高效特色設施農業項目,整區域、整縣制推進老舊設施改造提升。實施數字農業創新突破行動,提升智慧農業發展水平。開展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力爭每個產業都有支撐鏈條,每個鏈條都有重點項目。

在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引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提高質量效益。支持大型農業企業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集成應用,實現多次增值。支持產糧大縣、畜牧大縣、漁業大縣分類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鼓勵跨區縣共建,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園區集中、向產地下沉。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就業容量大的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農產品加工優勢集聚區。

在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實施意見》明確,積極發展田園觀光、農耕體驗、科普教育、農家樂、健康養生、鄉村體育等業態,推出一批鄉游、鄉食、鄉購、鄉娛等綜合體驗項目,推介一批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的休閑農業精品路線。開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行動,推動旅游設施提檔、產品升級,打造鄉村旅游新場景。推進旅游民宿集聚區建設,強化主客共享,拓展鄉村旅游業發展空間。深入挖掘編織扎制、刺繡印染、剪紙刻繪、陶瓷燒造等特色手工業,舉辦工藝美術博覽會暨“山東手造”精品展,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手工產品。

在鄉村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加強鄉村商貿流通,引導快遞物流企業在縣域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在鄉村建立中轉站、服務站,構建縣鄉村三級倉儲物流配送服務網絡。實施快遞助力農產品進城工程,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一批功能完善、帶動力強的縣域直播電商基地。支持農村商店與農村綜合服務社、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郵站)多站合一、一網多用。支持各市培育電商物流專業村鎮,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為保障鄉村富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實施意見》提出,用好相關行業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支持鄉村富民產業加快發展。支持金融機構為鄉村富民產業量身定做專屬信貸、保險、擔保產品。開展“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支持農民工、年輕創業者等返鄉入鄉創業,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機制,完善保底分紅、入股參股、服務帶動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方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記者 毛鑫鑫)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