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守正創新推出更多文化“兩創”標志性成果,近日,省委宣傳部會同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部門、單位聯合印發《山東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從項目建設、市場主體、人才培育、金融服務、優化生態等方面,創新推出23條政策措施。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程守田介紹,《政策措施》支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文化項目建設,明確了聚焦文化科技研發、文化智能裝備、文化應用場景、文化傳播創新、文化文藝創新、文化數據利用、文化大模型、文物保護創新等8個重點方向布局重大項目。比如,對符合條件的文化科技企業給予研發費用后補助,對省內符合條件的原創性文化技術類、應用類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元宇宙“名品”“名景”給予資金獎勵,對我省企業出品并在國內主要視頻網站上線播出,訂購分賬金額達到規定條件的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給予資金獎勵等。
在做強文化和科技融合市場主體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文化科技企業數字化轉型、布局建設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平臺、推動文化數據資源交易應用、支持文化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等5項措施。其中,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制造業企業進行獎補,對新升級且符合條件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平臺給予經費支持,對文化科技平臺和企業打造國家級數字化轉型標桿給予獎補。針對培育文化科技融合型、復合型人才,《政策措施》明確加快引育文化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團隊、強化省屬文化企業和事業單位人才政策激勵等5項措施。如支持通過項目合作、顧問指導、兼職掛職等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對文化科技人才提供醫療保健、交通出行等綠色通道服務保障,支持文化科技人才申報省政府非教育系統公派出國留學項目等。
發揮金融“活水”作用,《政策措施》從加大文化科技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入手,提出加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政府投資基金支持力度、增加金融機構對文化科技企業的信貸投放、優化文化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支持文化科技企業上市融資4項措施。如統籌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府投資基金作用,推動重大生產力布局、重大技術創新和重大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項目建設。對科技成果轉化貸款按時還本付息的中小文化科技企業給予貼息支持等。同時還要求,有關部門圍繞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密切協作,在項目遴選、企業培育、人才引進、技術攻關、平臺建設、成果轉化、財政支持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
吹風會上還對近期發布實施的《山東省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作了介紹。根據《行動計劃》,到2027年,圍繞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山東將突破20項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關鍵技術,打造10個以上標桿應用場景,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東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點企業,努力建成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省科技廳黨組成員,省創新發展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峰介紹,《行動計劃》突出創新基調、強化需求導向、堅持融合引領,確定了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分別是突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術”,研發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裝備”,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載體”,拓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場景”,發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業態”。“我們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術、新裝備、新載體、新場景、新業態5項重點任務為主線,構建起全鏈條貫通、全要素集聚、全周期服務的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劉峰說,下一步,將會同省有關部門,全力推動《行動計劃》落地實施、見行見效。(記者 齊靜)

關注精彩內容